皇帝祭天的时候百官是没什么事的,坐在下面吃瓜嗑瓜子就行,不对,是把头深深的磕在地上就行,但在朱允炆从圜丘上下来以后,百官的任务就来了,那就是把朱允炆抱上金椅。是的,你没有听错。朱允炆下来后,以四部尚书为首的官员一拥而上,把朱允炆抱上了位于圜丘东边的坐北朝南的金椅。这代表什么呢,这代表朱允炆的皇位是被人拥戴上去的,就跟百官三次劝进的意思是一样的。
大夏天的,穿的又薄,一群人围着朱允炆,直接把他热出了一身汗。。。。
朱允炆坐上椅子后,六部尚书继续率领百官以及都民耆老,也就是应天府内有威望的乡绅,一起跳舞庆祝,称之为拜贺舞蹈。那场面,简直是群魔乱舞,比一群大老爷们抱一个大老爷们还辣眼睛。朱允炆看到这一幕差点笑喷了,只能用力地捂着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也不能让他们看见自己竟然笑了。
“不行了,忍不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朱允炆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肯定忍不住。
待他们舞尽兴了,又跪拜下去,高呼三次“万岁”。
在南郊的事算是完成了,然后由仪仗队在前面领路,众人回宫做在宫中该做的事情。
回宫的路上仪仗队也是威风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在《大明会典是这么说的:“列旗仗于奉天门外之东西。龙旗十二、分左右、用甲士十二人。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后、俱用甲士三人。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左右布旗六十四。门旗、日旗、月旗、青龙白虎旗、风云雷雨江河淮济旗、天马天禄白泽朱雀玄武等旗、木火土金水五星、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宿旗、各六行。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执旗。四人执弓弩。设五辂于奉天门外。玉辂居中。左金辂。次革辂。右象辂。次木辂。俱并列丹墀左右。布黄麾仗、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幡、传教幡、告止幡、绛引幡、戟氅、戈氅、仪锽氅等各三行。”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仪仗队的描述真的无法用寻常语言来形容。
好了,接下来该进奉天殿完成最后的步骤了。首先是仪仗队外门外列队站好。然后按照品级的大小,从午门外往里走,官小的肯定站在后面,官大的往前走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上。这只是外围官员。四部尚书率领的文武官要进入奉天殿以后再依次入各就位。
最后进来的当然就是朱允炆了,这时候就只有朱允炆还没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在朱允炆从午门往奉天殿御座上走的时候,音乐再起。其实音乐从头到尾就没听过,只不过朱允炆走这一段路所用的音乐是最震撼人心的,也是最复杂的。
朱允炆一边走着,一边看着高处的御座。他知道从今天起有些事情就不一样了,他就是大明的天,大明这艘大船要驶向哪里去,将会由他决定。
朱允炆走了上去,转过身来,缓缓落座,扫了一眼底下的文武大臣。然后音乐停止。文武百官继续向新皇朱允炆跪拜。
等百官平身。捧表官捧着即位诏书跪着挪向几案前,受表官执笏hù跪在几案东边。然后捧表官把诏书给受表官,受表官把诏书放在几案上,宣表官拿着诏书走向大殿西边,把诏书交给展表官,展表官负责把诏书打开,由宣表官宣读。然后宣表官再把诏书收起来放回几案上。
而即位诏书的内容,首先是对明太祖朱元璋歌功颂德,表示自己对继承皇位的诚惶诚恐,再表一下决心,以后要做个好皇帝,最后说明定年号为“乾圣”,从明年起开始实施。本来大臣们给朱允文展示的几个年号里没有乾圣,是朱允炆自己选的,没错,就是要这么霸气。明太祖定“洪武”,前世的朱允炆却想“建文”。虽然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但“文”建好了,再想“洪武”可就难了,所以朱允炆舍弃了大臣们提的几个年号,果断选择“乾圣”。
到这里,一套仪式差不多就要完成。宣表官把诏书放回几案后,奉天殿迎来最后的高***拉弹唱,百官齐呼万岁,外面还有仪仗队也跟着大喊。最后的四拜结束,表明对皇帝的恭贺结束。
可以看出整套仪式基本上不需要朱允炆说什么话,他所要做的也就是在祭天时烧烧香,烧烧纸,其他的事全都由官员包办了。看起来这样也挺好,但朱允炆想到的却是皇权究竟是不是在他手中。虽然文武百官都民耆老拜的是他朱允炆,但朱允炆确实一句话都没讲啊。百官的意思是不是说要把他这个皇帝像供佛一样供起来呢?所谓“垂拱而治”,说的就是皇帝啥也不干,事情全都交给官员来干。事情当然应该交给官员来做,但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确实应该皇帝规定的。
是的,朱允炆的登基仪式到这里就结束了,朱允炆也快要被累死了。当然还剩一点小尾巴,那就是册立皇太后、皇后和皇太子,所谓册立,就是派遣官员去东宫和太孙宫给个通知,说明以后吕氏就是大明的皇太后,马氏就是大明的皇后。至于皇太子,朱允炆还不想现在立,朱文奎才三岁,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后能不能成长起来还不一定呢。而且朱允炆还想改革一下皇帝的继承制度,他自己也还年轻,所以立太子这事放在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