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赵匡胤起的这个名字真挺俗的,基本上有点儿文化的人都能想得出来,而且光是扬州城里叫类似名字的医馆就有好几家,但萧寒绝对不能说不好,毕竟是皇上亲自起的,这个分量谁能比得了?于是萧寒立刻表现出一副大喜的样子道,“啊……回春堂?妙!实在是妙!如此草民就多谢官家天恩了!”
“哈哈……无妨,你能多救治好一个大宋百姓,也就等于帮朕多减轻了一份烦恼,这样吧,朕干脆给你题个匾额,回头你就把它挂到你的医馆上,也算是朕对扬州百姓的一份心意了!”
皇帝亲题匾额,这在古代绝对是一个天大的恩赐,于是萧寒立刻装作感激涕零的样子向赵匡胤行了个礼,然后欢欢喜喜地把文房四宝给他取了过来,“还请官家赐匾!”
其实赵匡胤的文化水平不太高,字写得更是难看,但架不住他此时心里头高兴,因此便摆正身子,运足气势,挥毫就在大大的纸幅上写下了“回春堂”三个字。
高怀德父子见赵匡胤给萧寒亲题了匾额,立刻在旁边笑着吹捧了起来,而萧寒撇过头一看,发现字形中规中矩,倒也还凑合得过去,反正挂到医馆上不算丢人,于是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眼瞅着赵匡胤此时的兴致颇高,萧寒便打算再在他面前卖个好,于是躬身致谢的同时,又主动开口向赵匡胤提了个要求道,“启禀官家,草民有一副对联想挂到医馆门口,但深觉分量太重,不敢轻易下笔,烦请官家不吝墨宝,再赏草民一副对联。”
高怀德父子没想到萧寒还会再提出这种要求,毕竟有了皇帝亲题的匾额之后,一副对联的多少也就无所谓了,不过赵匡胤倒是显得挺好奇,于是连忙笑着问道,“哦?你想出来的是什么对联,竟值得你如此慎重?”
“回官家,这个对联的上联乃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下联则是‘何妨架上药生尘’!”
唔……这个对联……也太妙了吧?高怀德父子听萧寒一说完,便不由得一阵面面相觑:这个小子有心机啊,他这不是向官家讨墨宝,而是借机在官家面前铭心志啊!这个小子将来肯定会有显达的一天!他实在是太聪明了!
而赵匡胤听萧寒这么一说,心中更是忍不住起了一层波澜:这个对联的文采虽然平平无奇,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是极为感人,‘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简直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有这种忧国忧民的觉悟,身为帝王之尊的赵匡胤一时间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希望,于是他长舒了一口气,尔后定定地看向萧寒道,“好,这副对联朕会亲自为你书写,而且朕还要敕封你为‘太医署医正’,不过你无需随朕回开封,朕只要你留在这扬州城,把朕的心意传达给这扬州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