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30,黄迁龙就被下铺那哥们起床的动静给吵醒了,他睁开双眼看着天花板说:“哥们,怒江大桥塌方的情况怎么样了?”
“今早凌晨就已经修通了,不过现在车辆限行,我们早点出发肯定是没有坏处。”那哥们说完收拾好自己的物品便离开了房间。
黄迁龙坐了起来晃了晃脑袋,探出手抓向杨传兰床铺的床杆摇晃道:“起床啦!”
徐飞无动于衷,但把杨传兰吓了一跳,她坐起身急忙问道:“是不是地震了?床怎么在摇?”
黄迁龙看着睡意朦胧并且吐字不清的杨传兰坏笑的说:“不是地震,是床震,带不带劲?”说完黄迁龙加大摇晃着床杆的力度。
这一次成功的把徐飞给摇醒了,徐飞坐起身恍惚的说“地震了吗,我怎么感觉床在动?”
杨传兰怒吼道:“黄迁龙你个龟儿子,你信不信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说完拿着枕头朝黄迁龙扔了过去,黄迁龙一把抓住飞来的枕头,正想还击,但突然嗅到枕头上飘散着一股清香,鼻子张大呼吸力度,随后把头埋进枕头里,贪婪的嗅着枕头上残留的余香。杨传兰粉面一红,恼羞成怒的跳到他床上,大清早就打起了“杨氏太极拳”。
吃完饭后三人离开磐石营青年旅社,放眼望去小小的邦达镇还是被汽车堵得水泄不通,自行车勉强能在车与车的缝隙中穿梭,早上7点20三人离开邦达镇启程出发开始爬坡。
上午9点天已经大亮,可是见不到太阳,海拔4500米以上的业拉山气温不超过七度,四处雾气浓浓,自行车行驶在国道上有种说不出来的冷,来往的汽车渐渐变多了。爬上业拉山的垭口,三人兴奋的拍照留影,美美的自拍一会后,吃着干粮补充好体力,增加衣物和骑行护具就开始下坡。原以为一下山就是怒江72拐,结果并不是这样。
怒江72拐名如其意说是只有七十二道拐,但其实是一百零八道拐,从业拉山垭口下了20分钟才看见警示牌,警示牌上面写着“天路72拐”观景台,黄迁龙这才明白原来这之前的弯道只是开胃小菜,接下来才是上正餐。三人纷纷停下车重点检查了车辆的刹车,保证刹车的灵敏性后三人伸出手互相加油打气,随后便开始接受怒江七十二拐的锤炼。
黄迁龙刚下坡不久就看见一块警示牌,警示牌上面写着“事故高发地段死亡16人”。过了牌子就是U型拐弯,对面是悬崖,受雾气的影响公路上有些湿滑,打头阵的杨传兰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大声嘶吼“控制好速度,注意跟车距离。”
徐飞和黄迁龙心会神凝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怒江七十二拐的下坡下得真是胆战心惊,强烈的视觉冲击刺激着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这段魔鬼路段危险性不只是鬼斧神工的险峻地形,还有来往的车辆,尤其是后12轮大货车。
在下到八分之一的弯道时,大货车从身后开来,一会的功夫超车到骑行小队的前方,大货车刚要过弯道转弯,碰巧对面的大货车也缓缓开来,“两车相逢必定堵车”。按照交通规则,下方的大货车停止前进并向后倒车,两辆后12轮大货车转弯时由于体积太大,再加上国道转弯处空间狭小,摆正好车身位置后就把路给堵死了,骑行者只能见缝插针,在车与车的缝隙中推着单车穿过,此刻的骑行者就像是弱势群体,不管你的车速有多快,技术有多好,只要遇到这种情况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认栽。
下坡下到三分之一时,三人时刻控制着骑行速度,正在这时从身后冲出一队骑行者,那一队两人速度的极快,而且两人之间的跟车距离只有一半个车身,他们两人迅速超车后行驶在杨传兰的前方。黄迁龙歪歪头看着两人的逍遥离去,疑惑的眼神中还带点钦佩,目测他们的下坡速度已超到每小时45公里以上,在怒江七十二拐能保持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下坡,要么是对自己的车技十分自信,要么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嫌命长!
经历过两个半小时的连续下坡以及8次堵车,三人终于到达怒江大桥。行驶在怒江大桥时,黄迁龙发现怒江大桥现场还残留着塌方的痕迹,尘霾满天,磅礴巍峨的山体缺失着西南角。三人刚经过一个小村庄听到同行的骑行者说前面又塌方了,这次塌方地点离三人只要500米。五颜六色的汽车无可奈何的停在路边,等待武警官兵抢修公路。
三人推着自行车在车辆的缝隙中穿梭,一直推到在汽车的最前方,目睹着正在抢修塌方的武警官兵。三人坐在公路旁,边看着施工进度边吃着干粮,有些热情的司机把红牛和零食递给三人,也许这和杨传兰有一定关系吧,这个年轻、有气质、胆大、身材略带丰满的姑娘,身披着骑行者的光环,吸引周围不少汽车司机殷勤的关心问候,也有极少部分司机眼带淫光,直勾勾的盯着杨传兰。
徐飞看着身边的人越聚越多,自觉的靠近杨传兰做起了护花使者,而黄迁龙厚着脸皮把司机送来的东西通通收下,和他们正打着交道。过了一会儿,大队骑行人马从身后陆陆续续抵达离塌方一线的现场,整装待发的骑行大队只等武警官兵一声令下。
武警官兵打通塌方之后,特意拦住汽车,让骑行者先行通过,骑行者听到放行指令后个个冲锋在前,三人紧紧的跟在骑行大队的中心区域。
下午4点40到达八宿县,三人在八宿县吃着晚饭,在吃饭的过程中商量是继续骑行还是就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