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帐篷
早上7点半起床,想起昨晚上的帐篷待遇就笑笑不说话,隐约记得后半夜下起了大雨,醒来特意加了件衣服继续睡。把帐篷收拾之后,并没有吃储备粮食而是饿着肚子前进,到达小中甸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实践证明肚子饿了,不管吃啥都好吃,豆浆加油条的组合这要是在以往的生活是那么的普通,但对现在的他来说是大餐,这顿早饭吃的很是心满意足。中午抵达香格里拉市,香格里拉市的面积其实和县城差不多,不过古城浓郁的特点保存的很完善,来此旅游的人也络绎不绝,这里的户外装备的店数量很多,摸摸自己有些脱皮的脸,从众的走进户外旅游店买了一个蓝色遮阳帽。从此以后除了下坡路段,整段骑行滇藏线的过程中,骑行头带蓝色遮阳帽将是他最显眼的标志。
下午三点,纳帕海垭口上,两男一女在G214国道上围着一辆单车,让人感到新颖的是那两个男人在旁边观看,而女人在动手干活。
杨传兰帮何劲补着后车胎咒骂道“瓜娃子,你连补胎都不会,要你啥子用!”
听口音便知这是一位四川姑娘。她叫杨传兰,是西藏民族大学大三体育学院的一名学生。受学校的熏陶和影响使得她对西藏有一种探索的向往,在上学时听闻曾经有一位学长“只身一人骑车穿越西藏,累积骑行大半个中国”光辉事迹,听完这个消息后杨传兰便蓄谋已久,学习榜样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终于在今年暑假付出了行动,计划从云南丽江出发走滇藏线骑行拉萨。好奇的是她身为四川人,为什么不走川藏线呢?那是因为她怕骑不了几天父母得知消息后,开车来川藏线找她,要是被父母抓回去,那肯定是大刑伺候。先上车后买票的战术被她运用得炉火纯青,下火车到达丽江才告知父母自己要骑行滇藏线。没有防备的父母苦苦哀求她不要去,奈何“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父母劝阻阻止不了杨传兰内心的想法,父母没有办法只有随她去了。
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杨传兰特意连哄带骗把隔壁家一起长大的发小——何劲给忽悠出来,让他陪着自己一起骑行滇藏线。还有一个人是他自己要过来的。他叫徐飞,是杨传兰的大学同一届校友,文学院的徐飞在迎新晚会上偶遇杨传兰,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被她那活泼好动的性格和青春活力的姿态所深深吸引,不知道为什么在她身边有种莫名的自卑感,和杨传兰以朋友的距离保持着,大一大二从未表露自己的心声,到大三了鼓起勇气向她袒露自己的心声。而杨传兰大吃一惊,没想到一个两年之久的朋友突然向自己表白,她表现得有些不知所措。杨传兰对徐飞的态度不温不火,从来没有往那方面想,以为他是吓唬自己,便开玩笑搪塞过去。徐飞强颜欢笑也装着开玩笑,但埋藏在心里的感情隐藏得越来越深,也不敢有太多想法,到最后只是自欺欺人安慰着自己:只要在她身边看着她的微笑,就已经如愿以偿。
当他知道杨传兰要骑行西藏时,内心焦躁不安,担心她的安全也想过和她一起去,但顾忌着对未知的恐惧和无法向父母开口,纠结的陷入两难之中。当旁敲侧击打听到杨传兰和一个男人孤男寡女结伴同行时,沉睡在内心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不管是谁劝也不听,不顾父母反对只身一人从长沙坐火车到丽江去找她,之后三人一起骑行滇藏线。
他们从丽江出发到现在已经骑行三天了,这三天对他们来说兴奋大于劳累,看到不一样的山川美景、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以及不一样的出行工具。这对何劲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骑行前的生活模式是两点一线规律的生活,没怎么锻炼身体,只是凭着一腔热血来挑战这项危险而且难度极大的旅程,甚至连基本的补胎技巧都不会。徐飞比何劲要好一点,虽然他是文科生,但有坚持每天跑步的习惯,良好的体力在这里发挥用处。
这三天骑行位置都是杨传兰打前锋,中间是徐飞,最后的就是何劲。翻过纳帕海垭口前,不知道是人品问题还是什么,杨传兰和徐飞通过时都没有被扎胎,而在最后面的何劲中奖了,何劲停下车呼喊他们,徐飞回来看了一眼泄气的车胎又看了一眼何劲,从两人对视的眼神中各看到对方的手足无措,一脸的茫然。然后两人一致看向杨传兰,杨传兰说:“我那有补胎工具,在左侧驮包里。”
何劲窘迫的说道:“我不会补胎。”
杨传兰眼睛一瞪尖声说:“瓜娃子,你连补胎都不会,要你啥子用!”说完便气呼呼的拿起补胎工具,帮何劲补着车胎,徐飞跟何劲两人大眼瞪小眼蹲在她身边,看着她娴熟的给车胎放气拆外胎,两人的脸颊感到火辣辣的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