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这个挑战前,这里插播一则小故事。
一次犯罪活动被查破后,警察抓获了两名嫌犯后,将其分别关在了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
警方知道两人有罪,只是苦于没有确凿证据。
为了迅速破案,有人想到了这样一个方法,他分别告诉这两人,如果你们试图同时抵赖,根据现有的部分证据,你们将遭到一年有期徒刑。
而如果你们同时坦白罪行,则会判处八年有期徒刑。
但是如果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坦白,而另一人抵赖,坦白人员将无罪释放,死不悔改的那人牢底坐穿,判处十年的有期徒刑。
于是他们两人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坦白亦或是抵赖?
最优解的利益最大化自然是自己主动坦白,同伴抵赖自生自灭。一旦他选择抵赖,不管怎么样都得坐牢。
那么,同伴又会做出什么选择?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为了不影响之后的剧情体验,暂时保密。
首先排除杠精纠结坦白就能被释放这个逻辑是否符合法律依据,这并不是重点。
这个博弈论的中心观点在于你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最优解,但是由于信息被封锁,你将在无形中与你的伙伴进行利益上的博弈,这场无形的博弈才是重心。
……
“那么,你的选择是……攻击or沉默?”
白纸上留下广播最后的信息就是这句话,他们将根据仔细思考后做出决定。
同时,在纸张上出现了倒计时,只有五分钟,他们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决定。
“如我所料,亦如我所愿。”沈君很随意的就做出了选择。
他大概是第一个不需要经过任何仔细、缜密、经过层层对比最后反复纠结才小心翼翼的做决定的人。
而他的队友,则陷入了沉思。
罗尊迅速在脑海中建立了一个得益矩阵,并开始高效的计算起每一种可能背后隐藏的效果以及所有选择的可能性。
事实上,这并不复杂,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第一时间建立了类似的图标,有的用坐标图来比对,有的则开始建模,企图找出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结论当然不难,单方攻击的收益最高,双方沉默的收益紧随其后,再之后便是双方同时攻击,可到了这的损失已经很高了。
可一旦选择了单方沉默,这个损失已经超过了所有人能够接受的损失范围。
除了沈君这一桌外,其他小组大多都陷入了这样的境地。
他们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大概是这样。
“天啊,不能这样做,绝对不能沉默,哪怕只是流露这种意向,沉默的最好结果也只是过关,根本不可能离开,哪怕赢得这轮游戏又能怎么样,最后只有一个人肯定不是我,绝对不能选这个答案。”
“没错,如果但从算计上来看,主动进攻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哪怕我无法成功,至少之后还有过关的可能性,但如果他一旦选择沉默,我就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那么……”
“他现在想的会跟我一样吗?”
广播的要求是两人必须背靠着背,他们看不见对方的表情,更是无从判断对方在笑什么。
只是每个人都觉得如芒在背,好像身后总是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
越是平日间亲密无间的好友、卿卿我我的情侣,都觉得现在的那个他(她)变得阴森起来。
他们脑补的复杂戏码足以拍摄出一部轻松登上豆瓣TOP250的文艺片。
昔日亲密无间的朋友恋人身陷困境,在现实的压迫下最终选择了背叛。他们如是想着,对方的形象则在最短时间内崩塌,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背叛找一个正义的理由。
反倒是那些平日间没什么交集的人放宽了心,反正彼此也没什么交情联系,就算其中一方选择攻击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沈君看着那些陷入了崩溃的同学们,现在似乎除了为他们祈祷外也没什么能做的。
那些人到底会选什么答案,他真不知道。
或许有些痴情的会在第一时间选择沉默,至于他们的伴侣会选择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不管这个游戏是否结束,他们是否能够出去,一大波分手、绝交已经赶在路上了。
这大概是广播愿意看到的东西。
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身后那个家伙感到着急,从那道这张答题纸时,罗尊就陷入了沉默,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动静。
陷入,那家伙陷入了沉思,沈君无数次的想要通过摇晃座椅,制造动静去打扰他的思路,结果还差一点被广播警告,这才老老实实的继续坐着看戏。
“不会吧!”看着快要归零的倒计时,沈君居然有这么一点担心起来。
不管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他都认了,绝对不去修改答案。
广播这个王八蛋还挺会玩的,这样一张破纸还能根据你的思维更改答案,随时纠正错误。
也就是说如果他现在产生动摇,并且流露出这样的意向,是来得及修改那个草率的答案。
“算了,既然要莽就莽到底好喽。”这是沈君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的教训。
这是经过很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在考试中,尤其是大型考试,即将要交卷的那一刻,你冷静的检查着试卷,突然,你注意到一个题目,刚刚似乎没怎么认真就填写了这个答案,尽管时间快到走到尽头,可心里有一股痒痒的冲动,两手紧握着橡皮擦跟2B铅笔。
此刻你陷入一个可怕的分岔路口,一个决定着命运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