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易又和李翟简单的聊了两句,得知他也正在准备考电影学院,他报了将近十多个学校,广散网多捞鱼。
贾易也在考虑是不是多报一个帝戏试一试,万一要是帝影的品味老师不喜欢自己这一卦的呢。
保不齐啊。
在他的印象中,好像就有一些已经成名并有演技的演员刷下去的例子。
时间转眼到了晚上11点。
主办方、主持人先走出台,简单的介绍之后,导演、制片、编剧、主演相继走出来。
贾易跟在导演的后面走出来,望了一眼电影院,发现基本都坐满了。
大部分的人胸前挂着工作牌。
这些是不需要票还要给他们钱的影评人,还有一些是自家的工作人员,为了填满电影院的。
真正的观众其实半数不到。
但这也足够多的了,比贾易想象的要多的多。
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贾易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明晃晃的灯光闪在眼睛上,这时有记者提问到了贾易。
“贾易你好,据了解您是第一次作为主角出演电影,能说说第一次和张导合作的感想吗?”
贾易夹了夹眼睛,说:“非常棒,因为我是新人嘛,所以张导教会了我很多。”
很标准的回答,不搞笑也不偏激。
记者也没有继续问贾易,问他就是简单的走个过程,主要的目标集中在了导演和演员高媛媛身上。
高媛媛现在是媒体一致认可的那种演员,形象好,情商高,演技还不错,最关键的是她的家庭背景足以支持她成角的那一天。
贾易也乐得自在,他不太喜欢这种场合。
半个小时左右的开场结束,所有人回到座位上,电影正式开场。
先是总局的龙头闪过,紧接着一个女人掐着京腔儿说道:
“你多大了?”
“我十九。”
画面一闪,出现一个带着民工帽的小伙。
女人接着问:“从哪儿来的?”
“山西的。”
画面一闪再闪,女人每问一句话,就换一个农村孩子回答。
“山西什么地方?”
“西Y县。”
“什么地方?”
“西Y县。”
“在老家做的?”
“在家……种地……嗯,上班。”
“你来北京多久了?”
“一个月。”
“会不会骑自行车?”
“会。”
“知道快递?”
“不太清楚。”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嗯……上百块……千块。”
“多少钱?”
“五六七八百吧。”
最后画面定格在贾易饰演的小贵身上。
“叫什么?”
“郭连贵。”
接电影音乐响起,欢快,喜悦充满希望,夹杂着帝都特有的‘鸽哨’声,一位少年骑上自行车穿梭在马路上。
毛笔写出的字体‘十七岁的自行车’浮现在屏幕上方。
一个复古怀旧,却是打着青春旗号的电影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