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没有任何人应和胖子的笑容,尬笑了一会儿,胖子停止了笑容,尴尬的看着地面。
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仔细打量了孙立德,最终说道:“欢迎你。”
孙立德礼貌的点了点头,说道:“谢谢”,随后在门口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牢狱的生活实在是枯燥至极,除了每天送饭的时候管教会过来,一整天也没有任何人打扰自己,在孙立德之后,牢房没有来新人,每天除了那个胖子和被自己打倒在地的中年人在讨好那个魁梧的青年,其他人也不怎么爱说话。
孙立德观察几个室友,被自己砸倒的中年人地位最低,负责承担几个人的全部跑腿工作,他在看向孙立德的时候眼睛里带着一丝怨恨。
胖子的地位排在第三,在这种乱世,想吃胖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地位排第二的则是一个存在感极低的年轻人,这个人体格纤瘦,似乎一阵风就能刮倒,偏偏此人紧靠着那个魁梧青年的身边,孙立德相信这个魁梧青年的眼睛,认为这个纤瘦的年轻人一定有自己的本事。
魁梧青年更是不用说了,单单从外表和气质上看,也不是一个老实的主,他不可能是普通的犯人。
孙立德趁着这几天不受打扰,开始回忆师傅给自己留下的《大周军鉴》和《灵蛇枪》,兴起之时用手比划着动作,了解的越多,对师傅越是敬服,孙立德对书中的内容批判性的学习,对于很多细节上,拥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时间过得很快,五天很快就过去了,这天早上,几名管教带着花名册来牢房里带人,孙立德的这几个室友也在充军的行列,通过管教点名,孙立德知道了这几个室友的名字。
魁梧青年叫花云,纤瘦的年轻人叫王境泽,胖子叫王大富,那个挨揍的中年人叫李虎。
孙立德的牢房因为最靠内,所以第一个点名,点名结束后,由一个管教将几个人带到县大厅,另外的管教则带着花名册去了下一间牢房。
大厅里站了二十名县吏,他们穿着制服,拿着腰刀,孙立德几个人是最早到的囚犯,管教将孙立德几个人带上来后,就又回到了牢里。其他的囚犯陆陆续续在管教的带领下来到了广场上。
等到大厅的囚犯都已经到齐,孙立德在心中默数了一下,囚犯共六十三个人。
县大堂的门被打开了,孙立德抬头望去,县令那个肥胖的身体又一次的出现在了孙立德的眼前。
县令的身边站着两排全副武装的士兵,看来这位李大人知道自己干了太多缺德事,对于安全工作还是很重视的。
他的讲话没有什么营养,无非就是劝告众人一定杀敌报国,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等等。
对于这些话,孙立德听都不想听,他只想安稳度过这几年,然后重新获得自由。
废话讲完了,接下来讲解的是人事安排,自己这一行六十三个囚犯由这二十个小吏押送着到达清马城。
去的时候不是空着手走路,还需要运送一批物资。
运送任务完成后,由小吏们把众囚犯带到长城处修筑城兰关。
李县令匆匆讲完话,就在士兵们的簇拥下,离开了。
李县令离开后,一名身穿常服的文人站了出来,站在了队伍的前方,人群中响起了窃窃私语声,有人眼尖,认出此人就是姓刘的副县令。
这个刘副县令似乎负责带领大家北山,他和李县令的作风很像,同样先讲了一段华而不实的大话,大许空头支票,演讲结束后,带领队伍前往县广场搬运物资。
县广场上堆满了手推车,每辆车子上都装有几个麻袋。
旧地重游,孙立德内心唏嘘不已,上一次自己来这里还是为了国剿匪,这一次自己却成了匪。身份的极大反差让孙立德感慨人生的无常,同样他也很庆幸,那些死在燕山脚下的年轻人再也没有感慨人生的机会了。
小吏的队伍中站出了一个中年人,这个中年人拿出花名册开始点名,点到名字的人到广场上推手推车,孙立德几个人很快领到了自己负责的手推车,孙立德有意识的摸了一下车上的袋子,似乎袋子里装了粮食。
等到所有的囚犯都领到了手推车,刘副县令下令出发,六十三名囚犯排成三列,队形基本整齐后,朝着北门方向离去,每一排囚犯都有一个小吏看管着,队伍缓缓的朝着清马城方向开拔。
孙立德的位置在队伍的中间,在他两边的正是王大富和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