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怎的想去买一对玉灯了?”
一行人在柳永查完账目之后又去了临时营地看了看,这才骑马继续上路。
“这次从汴京走的匆忙,好多东西都没有置办,这不是刚好碰见便想起了了么?”
王益柔倒是对那位少年,刘舆,有了些兴趣,自己制作工具的人,应该也算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人吧。
柳永骑在前面一个小茶摊停下。
“捕快说前面都是山路没办法骑马了,我和达夫去那边换一下行头。胜之你要是不胜体力的话可以在这里顾上一副滑竿。”
王益柔刚好跨下马背,目光正对上滑竿旁一位农夫的眼睛。一种希望,让人不太舒服的希望。
“我还是算了,出门的时候我也带了双硬底的鞋,便和你们一起走路吧。”
王益柔又转过头看了看那两位抬滑竿的人,衣衫单薄。现在已经农历十月中旬,天气已经有些寒意。冲他们招招手。
“你们两个过来,把这些行李拿上,跟着我们一起走,和抬人一个价。”
柳永刚嘱咐一位衙役将几人骑来的马迁回去,这时刚好看见这一幕。从茶摊的摊主那里买了几大碗热茶灌在水囊里,让抬滑竿的人背在身上,余下的就分给众人喝了。
衙役在前面带路,王益恭三人走在队伍中间。
王益恭回头看了看后面改做扁担的滑竿一眼:“我也坐不来这东西,晃晃悠悠的,不安全。骑在别人头上心里也不踏实。”
“这东西之前只在那些山区有,原先是那些土邦用的,也不知怎么就传过来了。”柳永看起来也对滑竿这种东西非常的反感。
看来在马车驴车还算容易获得的时候,没人会想着那同类作为代步工具,而一旦形成风气大家却又见怪不怪。南宋到明清时轿子的流行大概就是如此吧。
王益柔这一路走的有些跌跌撞撞,自己买硬底鞋的时候挑错了木料,登山应该选稍软些的底子。王益柔当时只图好看,选了紫光檀的底子,一路上只要王益柔踩在石头上就打滑。
“胜之,你不如还是换上软底快靴吧,明天下山你那鞋子实在不妥当。”
上山后半段,王益恭就跟在王益柔的后面,好在虽说是山路,也只是台阶多些,不便走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