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三位宰相,为首的王曾现在最大的用处就是活着,只要王曾活着,张士逊就不会在太后的问题上过于逼迫。
虽然多方调查显示,刘太后与张士逊应该并无勾连,但赵祯还是选择在一些小事上稍稍让着张士逊一些。
就如这次两浙路的盐税,赵祯虽然知道张士逊就是为了打击新党在地方的势力,但也只得同意其所请,不免除两浙路的新增盐税。
其实现在给新政最大压力的还不是张士逊与刘太后,而是现在在澶州主持灾后工作的李迪。
“大伴,你去把桌上那些奏章拿去烧了吧。”
御案上未批的奏章有二十多份,全是弹劾受灾地区土地回收有乘人之危,夺人田亩之嫌。
又或者是分配土地时的各种不法事。
赵祯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又能怎样呢?按制这时需要派出御史前往调查。但李迪原就是御史中丞,将御史派去调查只会让事情更糟罢了。
赵祯也不在院子里看天了,回到桌案前,将放在角上的一本看过的奏章拿过来。
这可能是这十天来看见的第一本弹劾官员买卖公田的奏章了。
奏章是应天府尹晏殊密呈的,奏章本是一位地方县令发给转运使司的,应该是转运使交给了晏殊,拖他代为呈递的。
“大伴,你去查一下这本奏章的主笔现在何处?”
大伴领命出了房门,心说不知又是谁入了官家的眼了。
赵祯又批了几份奏章,准备前往新册封的曹皇后那里去。刚搁了笔,大伴便回来了。
“陛下,那位包县令,乃是天圣五年进士。”
“天圣五年进士?为何还是县令?”
“那位包拯,因父母年迈之故,进士登科之后,辞官不受。去年才在家乡供职,前日已经因母丧丁忧去职了。”
“丁忧去了?”赵祯原本是准备超擢此人为御史前去澶州看看的,现在看来只好作罢了。
拿起笔,从案头拿过一个小本,在上面添上了包拯的名字。这本子上都是一些人名,还有对应的事迹,韩琦与文彦博便名列其上。
“陛下您这册子可是比那些御史的详尽太多了。”
北宋的御史会随身携带一本记有官职人名的小册子。真宗朝时真宗中风,口不能言,便是在这样的小册子上钩定了宰相的人选。
“御史的册子是弹劾人用的,我这本是提拔人用的,要是论起来,可能还是御史他们的册子威慑力更大些呢。”
书写完,赵祯虽然没能解决澶州一事,但好歹也算是小有收获,心情稍稍好了些。
“皇后现在在何处?”
“皇后刚从泰和园回来,现在正在宫中等候。”
赵祯点了点头,抬腿就出了门,走了几步又回头嘱咐大伴道。
“一会到了皇后那里,机灵点,她要是拿出什么赐食,你就说我这几日有些不适,要控制饮食。”
“臣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