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此处就不由得小声问陶纨:‘‘厉害、厉害,没想到宜川县才子俊杰如云,淳还以为能写出一篇诗文,与众位才子一搏上下见个输赢,看来是淳太自信了,太过轻视宜川县众位才子。’’
谁料道身旁的陶纨一撇嘴,面带讽刺神色说道:‘‘你以为他们都是现场作诗?其实他们早就得知题目,都是预先准备好的诗作,不知道找人润色多少遍了,也不知道在家中熟背几遍了,只不过想借此机会博取知县的好感而已。’’
解淳闻听此言,不由得一阵苦笑,看来自古以来黑幕无处不在,陶纨在一旁见解淳不动笔作诗,便轻声劝说他:‘‘你刚才写的那首诗很好,你再作一首诗压压他们的邪气,这宜川县的文坛风气都被人败坏掉了。’’
解淳本来不想写诗,但想起临来时刘习老夫子的叮嘱,就静下心来想抄一首诗词搪塞,但脑海中的一些名篇诗词,与他现在的年纪身份不相符合,不由得有些气沮,“他妈的不好整啊,年纪太小没得抄啊。”
他正在发愁时,忽然想起一首冬天描写月亮的五言诗,也是清朝诗人袁枚所作,是自己与儿子开蒙时的课外读物,也算符合自己当下的身份,不过题目得换一下,他思索一阵后,也挥笔写下:‘咏冬月,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火窗更明,月照一天白。’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一旁的陶纨默默念咏着诗文,满脸深深陶醉的样子,家丁小青在一旁看到公子好像极为赞赏的样子,就小声询问陶纨:‘‘公子,解公子作的诗好吗?我看公子你好像很看好似的。’’
陶纨情不自禁的出口赞叹:‘‘好诗,这当然是首好诗,十二三岁的士子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已经是出类拔萃极为不易,足可称之为少年才子。’’
小青高兴的拿起诗稿,一溜小跑的到了赵胜的面前,说了声‘交卷’就把诗稿递到赵胜的手中,赵胜还没有看清来人的相貌,小青已经飞快的跑回自己的座位,赵胜就顺手把诗稿暂时放到桌子上。
之后又有士子陆续前来交卷,不大一会就收集完了,赵胜就拿着诗稿送到陶县令的桌子上,陶润阴沉着脸,好像有些不高兴似的一一观看,而且他的眉毛紧皱还不发一语。
等看到最后一张诗稿时,才舒展下眉头,有了一丝笑容,他对一旁的幕僚孙师爷说道:‘‘孙兄,你且瞧一下这首诗,看看可曾满意否?’’
孙师爷细细读了一遍,有些疑惑的问道:‘‘此诗一二三句都很好,只是第四句月照一天白,让我有些捉摸不定,你也知道我一向只对刑名钱粮等有兴趣,对诗词文章不感兴趣。’’
他的一席话引得陶润大笑起来:‘‘孙兄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吧?此诗虽不是描写今天的胜景,此人也确实下了心思,紧扣住今天的时日。这应该是描写冬天月半十五时的明月,前面写更深夜静,人们大多已经睡觉,后面才隐约写出十五的月光皎洁明亮,可谓十分自然贴切,也可谓是上上之作。’’
陶润又从诗稿中抽出二张,对孙师爷说道:‘‘唯此三卷还有些文笔,其他不足道哉,孙兄代我去宣布成绩,这些天我有些倦怠,劳累孙兄了。’’
孙师爷微微一笑颔首应允,他来到前台公布成绩:‘‘此次赛诗第一名解淳的咏冬月,第二名李成的冬风,第三名吴刚的冬夜杂思,请三位士子上台领取由士绅们筹措的奖金,第一名十两银子,第二名五两银子,第三名三两银子。’’
解淳没想到还有奖金,他本来不想出风头,没想到竟获得十两银子的奖赏,他想想父母度过的艰难生活,哪里还顾及到‘出头的檩梁先烂’警讯,站起身就向台前走去。
身后不断传来:‘‘哎,这是谁家的孩子,怎的乱跑?’’‘‘哎,小公子快回去,人家领赏金,你乱掺乎什么’’之类的责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