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失去那次拿下襄阳城的最佳时机后,追悔莫及,正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当时,蒙古与大宋相持在两淮、襄汉以至川中一线上。
淮东多水网,不利于蒙古骑兵作战;淮西据淮水,大宋在此屯重兵,与淮东相呼应;川蜀地区,宋人凭一部分余玠当年所筑的山城顽强固守,蒙古大军也急切难以得手。
相形之下,襄汉地区像是千里长蛇的软中腹。襄阳、樊城孤立的暴露在前沿,很容易受到攻击。所以郭靖毅然决然赶赴襄阳,
如果蒙古人攻下襄阳,长江中游的重镇鄂州就失去屏障。鄂州不守,大宋的千里防线就被从中突破,首尾截成两段。向西,使川蜀与朝廷失去联系;向东,则有顺江而下之势;向南,使得南面的湖湘地区门户洞开。
因而襄、樊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此,《钱塘遗事》也有提及说:“襄者,东南之脊,无襄则不可立国。吕祉常谓:得襄阳,则可以通蜀汉而缀关辅;失襄阳,则江表之业可忧者,正此也。”
可是,围襄阳谈何容易!历史上,关羽也曾围樊城攻襄阳,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忽必烈的谋士肯定知道这些,忽必烈也必然会有所顾忌。可他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去围襄阳呢?
关羽没有打下樊城,是因为他孤立无援,蒙古大军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现在威势正盛,二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更何况关羽的性格有些狂妄自大,他是刘备手下第一名将不假,可是打的败仗也多的数不清,只是后人感其忠勇,才会把他捧为“武圣”,单论武力值,历史上比他强的多多了去了;若论智谋,他也排不上号,可他能够成为武圣人,那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历史上的关羽之所以有名,并非是并非是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护送二皇嫂。关羽有名,主要是因为樊城一战,水淹七军,天下震动。
当时,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荆州精兵进攻曹魏,曹操刚刚在汉中经历大败,汉中争夺战最后以刘备胜出,曹操失败告终。
当时的局势,好不夸张地说,二分天下,刘备已得其一。虽说曹操手上还有许多州郡,可是刘备的地盘也非常广大,最关键的是,刘备可以从汉中出兵,以高击下,进攻长安、洛阳。
曹、刘、孙三家的天平,不知不觉倾向了刘备。此时,关羽出兵攻打襄阳。曹魏刚刚经历大败,而关羽又是成名宿将,曹操手下的将领都不敢带兵出征。
老将于禁奉命率军防守,于禁还是比较能打,要不然也被时人选入“五子良将”。本来,于禁已经挡住了关羽咄咄逼人的攻势,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
可天不从人愿,竟然连降暴雨,汉水泛滥。于禁率领的三万多曹魏精兵,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突然之间天降大雨,于禁麾下也没有足够的船只。
反观关羽,他随刘备投了刘表之后,训练荆州水军多年,看到江水暴涨,就抓住时机,率领几百艘大型战舰冲入于禁军中,于禁仓皇失措,被关羽杀得大败,为免全军覆没,于禁率军投降。
于禁投降之后,关羽把驻守江陵的守军全部调到前线,满心希望在短时间内攻下樊城。
关羽率军围困樊城,当时水势浩大,樊城内外到处是水,军民大都呆在屋顶,樊城因为大水浸泡,许多地方瘫软塌陷。
守城将士人心浮动,连曹操在洛阳都胆战心惊,许多大臣竟然建议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非常时刻,一旦人心浮动,丧失斗志,那樊城必然被攻破。可如果曹军坚守,等待救援,关羽的水军短时间也难突破。
毕竟曹魏在樊城经营多年,城池坚固,粮草众多,何况曹仁骁勇善战,智谋超群,在军中威望极高,只要曹仁坚持作战,那么樊城就还有一线生机。
曹操在听到樊城被围的消息,立刻意识到了樊城失守的可怕,在第一时间就派出援兵,并任命徐晃担任统帅,率军前去救援。
徐晃在众将中最擅长奔袭作战,此次果然不负众望,在樊城之下和关羽大战,而曹仁也开城迎击,关羽腹背受敌,只能选择后退。
忽必烈敏锐地发现,当关羽率大军围困樊城之时,他并没有强大的后援力量,才导致徐晃和曹仁两面夹击,最终兵败身死。
现在蒙古大军围困襄阳,是有大量的时间和兵力去实施的,而且襄阳以北的广大地区都已经是蒙古人的地盘。蒙古大军进入中原,似乎失去了以往狂风骤雨般的威力,光襄阳一地,就断断续续打了三十多年。
降将刘整成天在忽必烈耳边念叨“无襄则无淮,无淮则南宋唾手可得”,忽必烈在他的强烈建议下,迅速地将战略进攻重点放在了襄阳城。
投降蒙古的刘整,他之所以提议让忽必烈击破襄阳,再图南下,是因为他对宋朝的布防了如指掌。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身为降将,不想办法立下大功,那是无法在新主子那里立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