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花红柳绿,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根据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供销社试行承包制,杨爱军被分到服装鞋帽组。
堂堂一大学生站柜台,不知道他心里多憋屈。生不逢时,如果早来个十年八年的话就好了,那时候供销社在农村这个大集体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大到农资、化肥,小到柴米油盐,只要是农村人需要的,都在供销社里买。
六七十年代,每个村只有一个供销社,那时不让个体经营商店,只准供销社自营,所以在供销社里上班感到很荣幸。
不用别人对他说,他记得很清楚,小时候量布做衣服用布票,买饼干,桃酥,月饼用粮票才能买到。
就在他站在柜台里发呆的时候,在旁边招呼顾客的女同事喊他说:“小杨,你到仓库里看看,这个型号的皮鞋有四五码的吗?”
有人来买皮鞋呢,那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身材中等。他瞅了一眼顾客,赶紧爬楼去仓库拿鞋。
仓库在三楼楼顶上,他拿钥匙打开门,只见屋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鞋盒子。杨爱军皱下眉头,凭着刚才的记忆去找顾客要的皮鞋。
对了,就在上次刚来的一批货中,他搬过,就在这一摞里。
找到了,多大号的来?四五码的,有一双。个头不高,脚不小哩。他一面想一面赶紧拽出来,不料站起来一转身碰到旁边的一摞鞋盒子。哗的一下,鞋盒子滚落一地,跳出几只鞋子,差点绊倒他。
看到各种式样的鞋子混在一起,他急得头上开始冒汗。得了,还是先下楼送货吧。
他刚走出仓库,女同事急急忙忙地跑上来说:“找到没有,快点,人家等烦了。”
女同事从他手里拿过鞋盒子一看急了,不是这个样式的。啊!她扭头看到仓库里一片狼藉。急得叫了一声,白了他一眼,说:“拿双鞋,这么费劲儿。”
她冲进去,胡乱扒拉一番,找不到顾客要的,气呼呼地离开。
杨爱军心里真是又气又羞,蹲下身子,一双一双地整理起来。整理完下楼,听那个女同事给小组长抱怨说,“还是个大学生呢,拿双鞋子这么费劲儿。”
小组长劝说她,“他以前没干过,刚开始,你们照顾着点。他是洛河镇镇长的儿子。”
女同事呵呵一笑,撇撇嘴说:“镇长的儿子多了去了,这个那个的,照顾得过来!现在到哪里都是自主经营,没有吃闲饭的。都像他一样,顾客来了自乱手脚,我们不得饿死。”
“好了,下不为例。以后实在不行,找领导调走他。这回让着点吧。”
天黑了,楼下飘起饭菜的香味儿。他斜躺在宿舍里,想到女同事说的话,一点食欲都没有。
怎么办?承包柜台的员工大部分都是裙带关系,自己光棍一个跟着别人承包柜台,能走多远?何况自己对销售一窍不通,要一点一滴地学习。
如果手能提,肩能扛也行啊!看看,你今天给顾客找双鞋,居然耽误同事卖鞋了。要是做事利索点,说不定能卖好几双鞋呢。那个顾客没买成,以后肯定不会来了。
怪不得人家向领导抱怨自己啊!
终于熬到休班回家,杨爱军闷闷不乐地坐上经过洛河镇的公交车,无心欣赏窗外的风景。
他一进门,小妹杨婷婷凑上来,悄声告诉他,“咱妈托人给你介绍个对象,一个中学老师。”
“去,以为啥好事呢。哎,咱爸爸没在家吗?”杨爱军瞅瞅家里,只看到母亲在厨房做饭,没给妹妹好脸色。
“咱爸出差了。”好心没好报,气得杨婷婷嘟着嘴躲进屋里写作业,不再理他。
晚饭后,杨母步入话题。“镇上的女孩子挺稀罕的,这个姑娘是大学生,家境不错,他爹是村干部,和你爸爸打过交道。”
“有照片吗?”杨爱军想了想,同意了。
“有,给。”杨母从墙上的背包里拿出一张照片。
杨爱军仔细地看看,说:“模样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