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需要的酶并不缺;线粒体也是马上改造完成,其中的各种过渡反应所需的化学物质也都齐全。
但问题,出在氧气上。
呼吸作用的整体化学式为:葡萄糖+氧气,通过酶生成二氧化碳+水+热量。当然虽说整体化学式看着简单,但实际上可以分为各个小部分。
呼吸作用大概分为三步,第一步糖酵解,葡萄糖被分解但过程并不需要氧气;但是从第二步克雷布斯循环开始,就需要大量氧气。
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糖酵解是可以进行的,作为无氧呼吸,这一部分产生的能量极少,占据大约整个呼吸作用的5%;也就是说没有氧气,线粒体的工作效率大约是原本的二十分之一。
为了剩下的95%,氧气就是必须的。
若是后世,氧气在空气中占比高达21%,根本不会算是一个问题。
然而此时此刻此地,是地球四十亿年前,荒芜世界之中,某个大洋底部的深海!
虽说不知道此时此刻第一个光能自养细胞有没有出现,但是陆成可以肯定,即使是有这种细胞的存在它们也不会是成群结队,而最多只是进化异变的个体。
这些个体能产出的氧气太过稀少,分摊在整个地球上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四十亿年前,地球远远达不到后世的21%。
此刻的地球,二氧化碳占据了大部分空气——整整五分之四的空气气体都是二氧化碳;在其之后,水蒸气,氮气各占据了10%;剩下的百分之一有各种其他气体分摊……
没错,在四十亿年前的地球,氧气是属于【其他气体】这一分类的。
可以说有氧呼吸运动,正是伴随着生态中氧气含量的提升而诞生的;即使穿越会古代拿着最先进的冲锋枪,如果只有五发子弹也没有丝毫用武之地。
如果生成叶绿体自己生成氧气呢?陆成想道。
听起来可能很令人吃惊,但事实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细胞,很早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光合作用,顾名思义,能利用光进行合成的作用,即利用生物色素捕获光能产生化学反应。比起地球化学能,光能简直就是无限能源,无数生物都希望能分一口蛋糕。
早期光能自养生物,也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细胞,其实出现的很早;若是现在有这样的生物出现在陆成面前他也不会太过惊讶。
但问题是这些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多是【不生氧】光合作用,利用进化出的色素捕获光能,以硫为基,最终产物中并不会有氧。
最早的蓝藻细胞,拥有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能力,要追溯到三十五亿到二十七亿年左右。
五亿年的进化历程让陆成崩溃,毕竟这也意味着若是什么都不做,自己要等五亿年才能有稳定的氧气供给。
而若是自己利用系统进化出
深不见底,没有阳光。这片海底空间密不透风,根本不会有光线透进来,这也直接导致了陆成想自己进行光合作用的想法流产。
这就是穿越到十九世纪拿着手机,最多撑过半周,就会因为插销不兼容而永久关闭。
“这就尴尬了……好不容易系统升级,结果与外部不兼容,用不了啊!”陆成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