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总共有20两银子,于两老自己也只留了五两,分给三儿都是五两。家中粮食因之前卖了给于清束脩剩的也不多,只分给了老二,老四家每家一石,至于其他的杂粮,这两家每家也分了一部分。
住宅方面的话,还是老样子,如今住的还是各家的,不在做分配。而于老爷子还特别交代了,两老百年后,上等田和他现在住的正屋堂屋归老大,住宅作为老大养老的。另中等田分别给老二,老四。
对于家里养的猪,鸡都不做分配,全部留给两老人。家里需要用的工具也不做分配,大家一起共用。
于这个分配大家都没有异议,只有于明一直嚷嚷着不分家不肯按手印,最终还是被迫按下了。
最后老爷子提议了,今年的这个冬天大家还是一起过,等来年春天在分开过。这个家算是分了,一上午时间就这么悄然而过。
谢氏和田氏两人也把饭做好了,今天难得的是纯米饭,还是一大木桶,菜也比较丰富,有鸡,有猪肉,都是满满的一大碗,当然这满满的只限在男桌。
女桌这边就相对寡淡一点了,每个菜里都是挑剩下一点肉末的。不过这些菜虽没有多少肉,味道还是不错的,这些毕竟是跟另一桌菜的肉一起煮的。于小叶更是吃了满满的两大碗米饭。
饭后族长,里正三人走了。于清夫妇俩坐在一边面面相觑,不说话。于老爷子夫妇两坐在茶桌间,看到大儿子的态度,老爷子对于大儿子多少有点失望。
老爷子叹气一声,端起一杯茶,一口闷就下肚了,然后开口说道:清儿,我和你娘如今还走的动,我们呢也在乡下住惯了。但是总归年纪大了,尤其是这冬天你娘做饭也吃力了,往后呢,我们能走动的时候就冬天跟你们一块住,等走不动的时候再跟你一块住。
小叶听到这话抬头看了看,自家爷爷分家也好,做什么事,真的算是通情达理之人,倒是喜欢上这个爷爷了。
爹,清儿身为长子,养父母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你两老何须来回往返住,这么麻烦呢,往后,不,我现在就叫孩儿娘帮你收拾一下,等下就跟我们回镇上。于清站起来赶紧表孝道。
不,不,不行呢,崔氏慌得一下站起来说道。崔氏原本听老爷子那样讲,暗自有点高兴,这一下听到自家夫君这么讲,再也坐不住了。
崔氏解释道:爹,儿媳不是不愿意养着你们,你别误会啊。我们昨日收到我爹的信了,我爹叫我们一家跟随夫君和荣儿学堂放假后就直接到县里去打听学堂,明年就在县里读。这现在县里也没有找好住的地方,儿媳怕累坏你们,等往后我们在县里安顿好了,我们回家接你好吗?
啥,上县里读书,于老爷子疑惑道。是呀,爹,我也是昨儿收到岳父的来信,还未来得及向你说,原本我还等着休沐日回来告知,没想,你这边先叫我回家了,于清开口说道。
亲家的生意如今做的越发大了,是,秋季去县里的吧,于老爷感慨道,秋季里去卖粮食遇见过,和他喝过酒,听他说过。
崔氏一脸笑意共荣的说道:是呀,爹,我爹来信说已为夫君和荣儿物色了两个学堂,只待他们父子俩去定。
于老爷感激的说道:帮我转告你爹,让他费心了。这冬日里日短,夜来得快,你们一家赶紧家去。于清夫妇俩跟老爷子说了一会儿话,聊天中两人也再三表示等县里安顿好了,就来接他们去。
于家今天分家挺平静的,除了于明一点点的阻力,但并没有引起多大浪花,就像一潭水里投一粒石子,瞬间就平静,冬日里的寒风吹得哗哗响,于清一家带着笑意踏上了回镇的路上。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因老爷子之前发话这个冬季过年一起过,所以家里都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