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到了竹筒酸菜和竹筒酸茶。
在江西遂川采风的时候,见过不少农户直接用竹筒腌酸菜,方法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大体步骤就跟用坛子腌酸菜没太大区别,只是容器换成了竹筒。
难点就在密封这一块儿。
其实也没有十分难。
取一根粗壮的竹筒,去掉中间的结,把切好晾晒的菜调味放进去压实,然后塞一层菜叶子再塞一层竹叶,密封好后倒立盛着水的木盆里,主要是与空气隔绝。菜经过几个月的自行发酵,就变酸,便可以取出来食用了。
这个方法当然比不上郭氏家大缸腌菜的效率高,但能就地取材,也算是一个亮点吧。
竹筒酸茶,是她在云南采风的时候,在一布朗族老乡家里见到并品尝过的。
说实话,刚出炉的酸茶,哈哈,那个味道丝毫不让陈年老坛酸菜。一般人食不下去,不过据老乡说,这酸茶经常食用的话能够防感冒、抗疟疾,驱虫祛湿瘴。
因为那个地方气候湿热,以前卫生条件差,容易滋生疟疾、肠道寄生虫和毒瘴,人们就摸索出吃竹筒酸菜的法子来抵抗恶劣的自然条件。
那位老乡很热情好客,知道她是搞美食采风的,还给她演示过一遍怎么用竹筒腌制酸茶。
想到这里,贞娘有些走神,来了这么久没听谁说过山里有茶树呢。若是有茶树,甭管红茶、绿茶、黑茶、白茶,她都会做。
仔细论起来,她的厨艺并不属于金字塔顶峰那一拨的精英,只是她爱好美食、喜欢旅游,乐于挖掘与发现,所以厨艺铺陈的面比较广罢了。
贞娘想到前世,又回神看看现在,叹了口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呐。
她娘肖氏虽说将灶房活的派发权下放了一些,但是家里的食物却还是不能随便取用的,更遑论钱财。
她做饭好吃,除了法子之外,更多的是调味品,至少得有盐吧。盐可不是个便宜的东西,不能随便取用呢。
想到这些,她就有些丧气。
又唠了一会儿,肖氏寻空跟蒋氏说了竹筒饭的事儿。蒋氏没见过,但是听肖氏说的不难,十分踟躇,沉吟了片刻,建议他们不如到晒秋的时候亮出来给大家看看。晒秋的时候外头来的商人多,兴许有人觉得这个点子好,愿意花钱买呢。
这个世道毕竟不是贞娘来的那是世道,虽然那个世界也有山寨,可至少有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说法和法律保障。在这里,嘿嘿,秘法泄漏了,就自认倒霉吧。
而贞娘想到的竹筒饭这法子除了方便一下大家,也没什么亮眼的。毕竟一看就会嘛,多简单。甚至可以说,我学去了,愿意学并用了是给你脸面呢。
肖氏听贞娘说的时候,也是脑子一热,走了一路脑子也清醒了,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并没有多少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