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的院子里。
杜慎硬是挤出笑容,冲赵槿和徐公辅再次行了个大礼。
好家伙。
虽然不知道这二位究竟是何身份,但既然能被张灏称为叔伯,那地位应当不比英国公张懋低上多少。
赵槿二人含笑着也回了个礼,场面好不尴尬。
幸得这时,私塾外突然响起人声。
“先生杜慎何在,还不出来接旨。”
杜慎茫然,接旨?接哪门子的旨?
还是徐公辅老奸巨猾,出声提醒道:“早朝时英国公将先生良策献与陛下,看来是宫中的太监前来封赏。”
还有这种好事?
杜慎双眼放光,赶紧出门迎旨。
只见门外站着十多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手持绣春刀矗立着。
而在这些人的中间,则站着一名双手背负着,面白无须的传旨太监。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却也显得颇为英武。
杜慎还是头一次见到活的太监,化身小盯裆,用余光瞄着对方。
他恶意满满的想着,这太监没了那玩意,上厕所是用蹲的,还是站着的呢?
见杜慎一行人走了出来,传旨太监先是惊讶魏国公和忻城伯竟然在此,正想要行礼,却被两人暗自摆手给止住了。
传旨太监知道这二位是不想高调,便咳嗽一声道:“听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感杜卿献良策以安邦,赐银五百,丝绸十匹,封国子监典簿从八品,望卿不负众望。”
对封官,杜慎并没有什么感触,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压根不是当官的料,老老实实的做个老师,就是最大的心愿了。
但想不到居然还有赏赐,不管是银子还是丝绸,那都是好东西啊……
当下,杜慎心中笑开了花,躬身答:“草民接旨。”
传旨太监淡笑道:“杜典簿,圣旨以下,日后莫要让陛下失望啊。”
杜慎道:“自是省的。”
传旨太监又向魏国公二人拱了拱手,便告辞离开,协锦衣卫等人快马扬鞭,转眼间扬长而去。
而赵槿和徐公辅二人见此,留下学费后也相继告辞,并吩咐自家小子要尊师重道,否则定要责罚等等。
送走了二人后。
私塾门口就只剩下了师徒四人以及杜老汉在场。
杜慎见杜老汉还站在原地,疑惑道:“乡老还有何事?”
杜老汉道:“呵呵、慎之啊,其实呢……你爹临死前虽说你不是个读书的料,但还说了一句话,你日后大有作为啊!”
杜慎震惊了,我爹死前话这么多?
他撇了撇嘴道:“您老人家有话直说,就别拐弯抹角了。”
杜老汉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我那孙儿…嗯…”
杜慎了然,眉头一挑,便笑道:“想来我这读书?”
杜老汉点头道:“正是。”
杜慎倒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况且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前几日可是吃了杜老汉的饼子的。
而且,若非是那个饼子,他也不会起了去京城的心思。
想到这,杜慎便道:“来读书倒是可以,不过学费还是得教的,十个铜板,不二价。”
杜老汉大喜,“好嘞,我这就把那不成器的孙子带来。”
身后,张灏三人却嘴角一抽。
十个铜板?您问我们亲爹要学费的时候,可没往十个铜板上要啊。
……
赵秀一直有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投身大明黑恶势力,化身游侠儿,快意恩仇。
在京城的祸害之中,他算得上是较为奇葩的。
不溜鸟,不玩女人,也不喝花酒,整日里就是带着侍卫“惩恶锄奸”。
比如说有小贼当街行乞,他把人打成重度残废。
有粮商提了一文米价,他率众抢粮分与百姓。
有官员判案太慢,他嫌弃之下带人去堵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