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追溯到前一天清晨,天微微亮,月亮还在树梢沉睡着。
不远处飞来几只乌鸦在这周围盘旋鸣叫着,晓月的爷爷奶奶皱了皱眉头,连忙把乌鸦赶走。
据说,乌鸦是不吉祥的的象征,人死前身上会散发出一种气味,因为乌鸦能够味道这种气味。所以,尤其是老人,很是怕听到乌鸦的叫声。
晓月的爷爷奶奶拿着锄头,背着竹篓到山下的地里去耕作,土地的面积不大,加上这里的地形崎岖,为干旱地。
这里水源缺乏,每一年的粮食产量可谓是少之又少,没有杀虫剂,他们只好用手捉虫子
在玉米地中,玉米的苗只有膝盖那么高,绿色的虫子就在玉米芯里面藏着,直到把玉米咬死为止,只见晓月的奶奶用手把虫子揪出来,然后把虫子一个一个的掐死。
晓月的爷爷就在闲地里锄野草,等待着种植新的作物。
渐渐地,太阳出来了。
一缕明媚的光线穿过窗户映射到晓月的脸上,一丝的暖意与懒意,晓月的肚子“咕咕“地叫着。
门外似乎有人在说话,晓月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从炕上跳下来洗了洗脸,轻轻地掂起脚去够白色的毛巾。
然后去寻找吃的,打开厨柜看到了有点发硬的黄馍馍,紧接着拿着玻璃杯去倒热水,走到屋子的角落刚准备去倒水杯子就打碎了,晓月叹了口气去拿扫帚。
就在这时,晓月的眼前一亮,她发现了一小袋白色的粉末,晓月好奇地研究着这袋白色的粉末,把它视为宝贝放在手心里。
此时,晓月没有心思干别的事情,只是一门心思地研究着这个所谓的“宝贝”。
晓月心里想到:这个到底是什么,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晓月就轻轻地添了一小口,味道有一点儿甜,小月很快就消灭了半袋,还剩下了一点准备回来给爷爷奶奶吃。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小月感到胃如刺痛般难受,不停地口吐白沫,她尝试着走出这个房间。
嘴里不停地小声低语道:“我要找妈妈,妈妈”声音时断时续,手里依然紧握着她那视为宝贝的“老鼠药”。
在晓月准备踏出门的那一刻,一群身穿黑色衣服的强盗将晓月用刀刺死了,在那一刹那,晓月清楚地看清了那个人的面孔。没错,他就是邻村的一个不务正业的人。
最终,晓月重重地跌倒在地,手渐渐地松开了那包”老鼠药“。当晓月的爷爷奶奶干完农活回到家中就发现了全身冰凉、已经没有呼吸的死去的晓月。
村里的人把晓月打扮得美美的,晓月的脸上仿佛露出满意的笑容,在异国他乡的梦中安详地熟睡着。
面对自己的玩伴突然死去,鹿雪内心很是难以接受,与晓月在一起玩耍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这种友谊不可磨灭。
鹿雪走到晓月的身边,拉着晓月那没有温度的手,泪水不仅地流下,浸透了衣襟。
外面的雨愈下愈大,外面梧桐树被狂风肆意地吹打着,发出令人恐惧的响声。
因为晓月的死因不明,加上不是当地人大多数的人都是为了躲避“二胎”躲在这里的。
需要按照当地的风俗进行“赶尸”这项活动。
赶尸的起源,民间有书记载: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命令阿普军师把战死的弟兄送回故里。
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
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这便是赶尸的最早版本。
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活人,当地人叫做“赶尸匠”。
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
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手执铜锣,腰包藏着一包符。
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因为他是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