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的话李晓澄却是听进心里去了。
她回杭州后曾接着节日气氛问过坤和,原来在美国这家怎么过节,亲朋好友又是如何安排。
坤和一一回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唯独略过了王乔治和王彼得。
“家里这么多本相册,怎么我都没见过这兄弟俩?”
坤和叹气说:“这话你问我也就罢了,千万别在你婆婆面前提起。”
“为何不能在梅梅面前提?”
“这对双胞胎,是她心里的心病,提不得。”
“劳拉提起她这两个兄弟也是唉声叹气的,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
坤和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正好大元有事找她,这事便断了。
不过,李晓澄并不气馁,坤和保守秘密是她的本分,她不怪她。
灵武路这么多照片,她就不信找不到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借口给相册扫描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乔治和彼得都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学的都是“ernhisryanpliis”。
牛津的考试周一直都有rashing的传统,这兄弟俩一个扮成小丑的模样,另一个几乎没穿衣服,以一种疯狂享乐的状态出现在了李晓澄眼前。
她不大爱跟同学打听事儿,但为了这两兄弟,联系了自己的中学同学,那位在剑桥念博士,又通过他的同学帮李晓澄查到了一点东西。
不多,就一点点。
一张两兄弟和自己老师的合照,以无比清晰的状态呈现在了李晓澄面前。
她同学后来问她:“你怎么会突然想到查这两个人?”
“怎么,我不能查吗?”
“还真不能……”
“你摊上事儿了?”
“下议院的一位亲自给我来了电话算不算?”
李晓澄微怔:“……算。”
“这位大臣问我为什么要调查他的同学,我随口说好奇这俩兄弟的论文,虽说这理由连我自己听了也不信,但那位好歹没过分追究。”
李晓澄笑问:“那你猜猜看,我俩这通电话有没有被监听?”
对方大惊失色,吞吞口水,讷然道:“不会吧?”
再三谢过后,李晓澄才挂了电话。
她一点也不奇怪凯文和乔治有朋友成为了内阁大臣,那毕竟是牛津。
大家族继承人的进修地,精英的摇篮。
她就是奇怪,这牛津毕业的两兄弟,没有从商从政甚至不学法,而是去搞了音乐。
牛津一年三个学期,每学期八周,一对一上课,甚至二老师对一学生上课。
当牛津的学生,每周至少要读7本书,不包括文章和论文。
裴慰梅是个严母,劳拉曾无意间透露,别的孩子能做到的,裴慰梅的孩子必须要多做一半才可以。
也就是说,凯文乔治兄弟在牛津那个鬼地方每周至少也要读10本书。
易燃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然他一个弹吉他的摇滚少年,旁人怎么也猜不到他下了光芒四射的舞台,能和你安安静静聊四个小时的斯蒂芬金。
就算是去南韩当偶像,他也不得不提前完成了大学学业才得到了前往的准许。
否则他连洛杉矶国际机场都进不去。
回到卧室,李晓澄状似无心问道:“你说,你两个哥哥最后为什么没继承家业,而是跑去开了唱片公司?”
裴庆承背对他摘手表,通过镜子看了她一会儿,最后给了她一个引人遐想的答案:“因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