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的春天如期到来,刘伯阳作为兴化军的士子,已经参加了石鼓书院的“统一考试”,光荣地成为闽州举人(在本书中,因为兴化军太小,又是军事建制,所以士子举人统一归到闽州),已经由福-建路提举学事司统一报到汴梁城,获得礼部省试资格。他也该动身去汴梁城,应试礼部举行的省试。
此时从闽州到汴梁城,最顺当和主流的路线是坐船先北上,过明州、秀州,再调头入大江向西到江阴州,在这里海船换江舟,沿运河北上到楚州,入洪泽湖,再沿着汴河渠西行,过宿州、南京应天府(商丘),直入汴梁城。短着个把月,长着不用两个月,就能进京候考了。
而且为了外甥能够顺利直达汴梁,舅舅唐国维派来了两个枢密院教阅房的都头,过完年就在唐府候着,护送刘伯阳进京。
随从人员也早早就定下了,十六位“猛将兄”带走六位,其余的有任务在身。刘开新和刘振至两位贴身小厮和伴读书童肯定也是要一起走的。许黛尔已经有了身孕,行动不便只能留在闽州。记室贾存吴,是刘伯阳暗地里的情报头子,早早就带着人手去汴梁准备去了。
选了个黄道吉日,刘伯阳告别了外祖父母、姨夫姨母、舅母和表哥表姐表妹们,踏上船只,开始进京赶考的路途。
到了明州,刘伯阳却是没有去繁华的明州城,而是在荒凉的昌国县城停了一日一夜,在那个小小的县城里逛了一圈。接着继续北上西进,在江阴州换船,过了扬州,两位都头开始紧张起来。
这些年天灾人祸,京东两路和淮南两路的地面上都不是很太平,流民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转为山贼河盗。尤其是运河上,是大宋南北大动脉,靠水吃水的人太多了。
不过让两位都头稍微放心的是,刘家小郎君随从人手不少,除了六位看上去武艺高超的护卫,还有十来位家丁青壮。这些人都是刘家的佃户子弟,除了非常可信之外,舞枪弄棒也是把好手,更是被六位护卫训练得进退有度。万一遇到河盗山贼,只要人数不超过百儿八十,打不过还是能跑得过的。
而且两位都头带着枢密院的公文,一旦有事,当地的厢军、团练、民壮随便抽调,就连驻地禁军也是可以求援的。
一路上小心,到了楚州(淮安),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安心休息两天。安排好后,刘伯阳带着刘开新和贾存晋,在楚州城里慢慢逛了起来。
刚走到一家酒楼前,只听得门口喧喧嚷嚷地有人在吵架。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伙计在哄赶一位二十来岁的男子。
那男子个子瘦高,脸色却是极其惨白,走路都是一摇一晃,一阵风都能把他吹倒。
刘伯阳示意刘开新悄悄跟上,自己和贾存晋直接进了酒楼。稍一打听,原来得知那男子姓俞,江南东路池州人,据说是父亲做过一任太常寺少卿,得父荫举了个太学监生。只是他父亲去世得早,家道有点中落。于是州试没过的俞士子就打算先去太学报到入学,争取通过考试走仕途,趁着父亲同窗同僚还在位,谋个实缺差遣。可是到了扬州,仆人起了歹心,卷了他的盘缠跑了。这俞士子一路煎熬,好容易到了楚州,不仅身无分文,还大病一场,开始时还有人可怜他,给些饭食吃。后来看着这命不久矣的样子,想想也就算了。
俞士子又病又饿,实在没有办法,强撑着到这酒楼来求一顿施舍。这酒楼东家有转运使的背景,岂是施粥做善事的风格,直接就赶了出去。
听到这里,刘伯阳不由心里有了定计。过了一会,刘开新回来了,说那俞士子好容易走回到住处,一处破落的土地庙里,倒下就昏睡不醒了。同住的几个乞丐怕这位士子一命呜呼沾上官司,都“举家迁居”了,现在土地庙里就剩俞士子一人,等着咽气。
刘伯阳叹息一声:“都是读圣贤书的,遇难之时还是帮上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