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午饭时间,工地前方职工食堂售卖大厅早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等待吃饭的职工分别在十多个窗口排起了长队。这是常大龙所在分局设在施工一线的职工食堂,供一线上班职工白、中、晚班——三班人员就餐,二十四小时营业。饭厅面积很大,屋顶为钢结构拱顶,既可以用作职工大会堂,又能同时容纳五百多人就餐。平时大厅里摆满了吃饭用的简易饭桌和长条椅,开会时就把它们搬开堆放。常大龙买完饭,好不容易从人堆中挤出来,正准备找个位置坐下,忽然发现大厅一角的桌子上,李华平一个人正在默默吃饭,便直径走了过去。
“老李啊!今天吃饭挺积极的,比我还早呢?”常大龙将手中的饭菜放到饭桌上,然后取下头上的安全帽,看着李华平打趣地说。
“不早,我也是刚来。”李华平边说便示意常大龙坐下。
平时从仓位下来,李华平都要首先回到办公室,把在仓位获得的各种资料、数据及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时整理完毕后再到食堂吃饭,再晚也要把工作做完,他说如果不及时做容易忘,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因此工作不了结他是不会安心去吃饭的,往往总是比常大龙晚到食堂。
以往在食堂,只要他们两人碰到一起吃饭,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今天李华平却话很少。李华平的反常情绪与忧郁的表情很快就被常大龙看出来了。
“老李,我看你有什么心事,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兴许我还能帮帮你呢!”常大龙说道。
“哎!这话不好说,挺纠结挺麻烦的,说了也没用。”李华平叹气地说道。
“不管有没有用,说出来听听嘛,也许心里会舒服些。”常大龙说道。他们俩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常大龙觉得,朋友有什么难处他应该知道,即使解决不了,也是一个分担和安慰。
李华平夫妇这一段时间确实一直满怀心事,为女儿的前途和今后发展而担忧。前不久,工程局已经向各单位发出了通知,要求积极动员,完成工区第三批职工子弟上山下乡工作任务。分局也已召开了会议,要求初中以上毕业生积极响应号召,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
转眼间马上就到了一九七五年的七月份,女儿即将初中毕业,正卡在下乡时段。去还是不去?女儿一直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学校品学兼优,他们自己对女儿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尤其是李华平,认为不是自己的原因,女儿也不会从省城中学转到江城市来读书,李华平觉得自己对女儿是又愧的。如果把她放到农村,小小年纪,又是女孩,不知要受多少罪,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父母身边来,女儿的前途更将是个未知数。而且他还听说了,前几届下乡的学生中出现了打架斗殴、偷盗和侮辱女学生的事件,这更让他担心。
如果不去,不响应政治号召的帽子不仅要戴到自己头上,更会戴到女儿头上,自己已无所谓,但会毁了女儿!他不禁想起了《通知》中所说的那些话:“各级党委和各单位,在上山下乡工作中,必须高举***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要把下不下乡作为衡量一个青年革命不革命的标准和对***革命路线忠不忠的政治态度问题。”一想到这些带火药味的字句,他就会不战而栗。再说,由于受黄帅、张铁生、白启娴等这些全国所谓造反“英雄人物“的影响,江城中学的高中因停课闹革命,到现在还没有恢复。据说学校有一个强烈要求恢复高中正常教学的老师还被造反派用土枪打伤了骨头。
现在女儿升学升不了,不下乡又怎么办呢?这是大势所趋啊!虽然工程局也有政策,规定老工人或生产骨干家里已有一个子女下乡的,其他子女可以不用下乡,中学毕业后直接招工。老工人中家里如果是独生子女的也可以不下乡。但他李华平占那一头啊?当初举家下放到水利工地劳动改造的时候,虽然早就将自己一家老小的户口和工作关系全部转到了现在的单位,名义上也算是个老职工和生产骨干了,但谁承认他这个“臭老九”啊!他深知,像他这种“黑五类”的孩子是很难留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