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端详了这一张字迹,杨奉先打算把这幅字留下,以后作为鞭策自己,杨奉先已经决定,自己要在这个大魏,当个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蓦然间,杨奉先感觉丹田里一片温和,低头一看,杨奉先微微错愕,只看到丹田里文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增长了一些,达到四寸高了。
“难道是因为这话?”
杨奉先若有所思,是王阳明这名言,触动了这文气,算作自己的境界有所提升么?杨奉先对这个文气的由来,忽然就算是有了一些体会。
总之,文气增长达到四寸,这对杨奉先来说是个好事。
“呼”,掩上这个案卷,杨奉先长吐了一口气,已经感到疲倦了,今晚的开端是好的,但是正如之前所说的,明天该读书还得读书。
“我因为生病,已经几天未去私塾了,这次病好,无论如何要去一趟了。”
“只是,我被道台大人悬榜斥责,这次去私塾,免不了被同学嘲笑,先生批责。”
“同班王延之,这次考中秀才,成为私塾里唯一一个秀才,免不得得意洋洋,又到我面前显摆。”把脑海里的思路一一过了一遍,杨奉先摇了摇头。
“与小人处,久而不觉其臭。”
“我不该为了这些人动心。”
这些小人物,品行境界低,自己要是为了这些人生气,真的是修养不够,活该不被文宗垂青了,想完这些,放下笔,杨奉先就休息去了。
一早,东厢房就传来一个奇景。
天才刚蒙蒙亮,暖阳温红,从远处青山黛色之间刚刚升起,把无边金光镀在这青青大地上,农家杨宅里,公鸡刚刚跳上茅草屋打鸣,东厢房就传来一个朗朗的读书声。
单薄的青色衣服裹在身上,有些极不协调,少年蹲坐在房屋的门前,手里拿着一卷宋元学案诵读,声音朗朗,绕屋三尺。
过肩的长发,也不加修束,而是随意的披散在肩膀后,看起来像个野人,却又偏偏有点洒脱的味道。
一张面庞在碎金的阳光下,能清晰的看见毛绒,显出几分稚嫩。
“大兄,起这么早。”一个糯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红格棉衣的七岁小女孩含着一根米糖,站在杨奉先面前,黑亮的眼睛瞪的大大的。
杨明儿有些怯怯,大兄今天变的有些不一样呢。
不再那么沉默寡言,而且眼睛都明亮了很多。
“文宗曰:入圣之基在于早起。”杨奉先合上书本,笑眯眯的道,看着这个歪着脖子的小女孩,杨明儿脸蛋红彤彤,白里透红,含着米糖的嘴角还淌着一丝口水,“明儿,七婶又怎么早把你叫起了?你也七岁了,有没有兴趣到大兄这来学习字?”
“真的吗?”杨明儿瞪大了眼睛道,大兄以前一读书就讨厌自己去烦他,总是对自己板着一张臭脸,今天怎么了,还肯教自己习字?习字啊!
一听到能想昭儿哥哥那么威风,杨明儿连忙用力点头,“想!”十分清脆的道。
但这欣喜之声马上又跌落下去,杨明儿吮吸着手指道,“可是爹爹不让,……爹爹说,女儿无才便是福。”
杨明儿小心翼翼,黯然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