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乡是一个小乡。
位于青山绿水环绕之畔,与外界交通并不如何通畅,并没有奇山险峰,从远处遥遥眺望看去,这边就是一个个小土包,长满了些稀疏的植被,偶尔能看到山坡上有些放牛的孩子,土里土气,拿着草绳编制而成的帽子扣在头上,躺在泥地上晒太阳。
几只老黄牛则是时候低哞一声,甩动了一些尾巴。
土黄色的泥地上,让走惯了油柏路的杨奉先很是不太习惯,穿着干硬鞋履,并不是很舒适,走上几里山路就能感到脚火辣辣,一脚深一脚浅,杨唯反而早就习惯了,手上提着半斤肉,这是老杨家难得的奢侈,按杨奉先的理解,老杨家在潭乡也算的上是半个地主老财,但还称不上士绅,但吃肉这种事,不到逢年过节还是过不起这样奢侈的事。
那半斤咸肉叫杨奉先看来也没有太多食欲。
两侧是水稻梯田,空气中飘散着一阵泥巴的清香,杨唯照例先绕道到一座建筑前,杨奉先对这都习惯了,抬起头看去,似宗祀又不是宗祀,似道馆又不是道馆,透着一股读书人的庄严气象,修缮的极为庄严,两侧贴了一副对联,用朱红色的墨刻在石头上,“圣可何及人,文不在滋乎?”
这是大魏独有的乡间建筑,文庙。
大魏以文治国,文臣大儒的地位异常之崇高,其中分为六等,文宗,大儒,翰林,进士,举人,秀才,考中秀才,也就算踏入文人之列了,而文宗,大魏百年一出,据说这两百年来大魏都不曾出过文宗了,只有大儒。
杨唯拉了拉杨奉先的袖子,杨唯道,“伢,进去拜一拜先贤吧。”
大魏各地,必然兴建文庙,再穷也不例外,即便是潭乡这么个小地方文庙也是用心修建,不敢愧对于天地圣心,日日派人维护修缮。
“进去吧。”杨唯一脸的崇敬,用脚跟小小心翼翼擦掉了一些脚底的泥,才敢踏上这文庙的台阶,杨奉先跟着杨唯进去,环望过去,文庙里一共供奉着九座人相,如佛堂中供奉的罗汉相,但是在这却是供奉的读书人,分别是史上九位闪耀星辰的“文宗”!从左往右看去,孔文宗,仲尼;孟文宗,姬轲;屈文宗,屈平;诸葛文宗,孔明……
“潭乡读书人杨唯,路过文庙,拜见先圣。”杨唯在前,恭恭敬敬一拜,崇敬在心,重复了那无数遍,却依旧如第一次吐露时那般崇敬的心态。
“尊圣贤,在心中。”
杨奉先暗暗沉吟,“不懂得敬畏的人,不配谈读书之义。”
在这一点上,杨唯是杨奉先见到做的最好的人,只是。
背后,杨奉先还是摇了摇头,呆呆的看着这些文庙里闪烁的历史长河里闪耀的明星,只是可惜,人死魂灭,后人来缅怀不过是追慕当年那一份崇敬之心罢了,但是到了21世纪,连这种追慕也淡了很多,很多游客到了这样的文庙里,大多也就是嬉笑着看个热闹,拍拍照。
先贤真的能感受到读书人的崇敬之心吗?未必吧?
杨奉先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
见杨唯已经拜完,杨奉先也只能规规矩矩的道,“潭乡读书人杨奉先,拜见诸位先贤。”
话音落下,从这个冷冷清清的文庙里忽而一震,仿佛有一股什么力量落了下来,就落入到了杨奉先身体里,杨奉先忽然感觉身体里有一种叫“文气”,这种不可言说之物为之一震,浑身都一阵暖洋洋,通体舒泰了起来。
杨奉先大惊失色,不禁抬起了头,望向了这文庙里这九尊冷清清的雕塑。
“刚才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