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之思想,用以行事,故可言曰有为,何也?
人之生存,必为其事而活,非动非静,则为生存之力。而一人行事,为二者,一为行,二为思,此二者亦有其变化,王阳明之论,极为阐明此理。
而人之一生,必行其事,故一生而寻事为乐。而事所成,全待脑中之想,故可成也。而无为便是做事一途,努力而做,完结之时,并未有希冀之果,也非丧失其志,心亦为乐也。
故余言之曰:“无为即是有为也。”
道家似极为重视“无为”之事,亦寻超脱人世之法。故有成仙问道之论,小时虽有此想,但已渐长,此想全然抛之脑后。古今之神佛,皆为人;古今之事,皆为人之造;古今之情感,皆为人之所有。而宗教为寻超脱之法,全思所希冀之境,未有人间之痛苦。
试问,可行否?
偶记一事,慧远为解周武帝灭佛一事,而枉言,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拣贵贱,陛下何得不怖?”而武帝对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佛教之人,似有怪罪之心,而三武一宗灭佛之事,世人皆为肯定一词。而周武帝所言,千古之后,颇为后人所敬,但他们所未想到便是:“人间即是地狱,亦是天堂。而宗教所言之一切,皆未有。而寻此法,全为无为之思想也。”
人之欲无穷,故无为之心,亦生利害之心,受人之想。而无为非无为,皆人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