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义宁元年,隋恭帝杨侑举行了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大朝议。已经十三岁的杨侑此时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自己是一个傀儡皇帝或者说是个人形图章,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心态,杨侑之前几趟朝臣集会都借口身体不适之类的理由,任由李渊发挥,而李渊也是推辞几句,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本来以为这次自己推辞一下,李渊会见好就收,谁知倒是一副一心为公的模样,言称自己这个皇帝不来,他就带领群臣到自己寝宫来。话说到这份上,杨侑也清楚李渊的态度了,知道自己这次不得不去了,不过却留了个心眼,想看看李渊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大兴宫内,杨侑高坐帝位之上,看着殿下行礼的众臣,杨侑心中没有一点登临大宝、成为九五之尊的喜悦,也没有享受到一点群臣朝拜的兴奋,相反看到群臣跟着唐王李渊之后才向自己行礼,杨侑感到的只有哀伤,对自己、对杨氏皇族以及对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隋朝。像是忽然想到什么,杨侑微微摇了摇头,心里暗骂自己认不清形势,都这个时候了,还想这些干什么呢。再次摇了摇头,将脑中的杂念甩出,杨侑沉声道:“众卿免礼”,随后目光瞟到李渊身上,顿了顿,站在下面的李渊察觉到杨侑的目光,却有些疑惑,不知杨侑在想些什么,正想着又听到一声似怒似气的青涩之音:“我之前是怎么跟你们说的,以后唐王参加朝议不用站着要赐座,你们听不懂吗”殿下众人正疑惑,抬头见杨侑红着脸怒视身旁的內侍,一些人还在回忆,不过李渊却开口道:“臣谢过陛下,不过臣年不过半百,尚不及杨尚书,且朝中有数位长于臣,虽陛下厚爱,但臣岂敢”李渊话音刚落,就有一些人等不及奉承起来,“唐王正值壮年,自然不需赐座,不过可见唐王在陛下心中圣眷之深”,“是极是极,唐王身为我大隋肱骨,柱国之臣,自是龙精虎猛”殿上杨侑没想到自己仅是客气客气,竟引发了一阵吹捧奉承之风,心中更是无奈。
不过风来个快,去的也快。等李渊退回自己的站位,众人也就果断闭嘴了。瞧见殿下安静了,杨侑身边一位老內侍尖声唱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待到老內侍退下,刘文静上前半步,双手前伸、掌心向内、左手叠着右手,身体微倾,“臣有本启奏,前些时日,我军大隋左武卫、右武卫、左骁卫、右骁卫剿灭叛贼,荡清关中河东之地,救朝廷于危难,理应封赏,不过因为时间紧急,没来得及悉数统计完,被唐王压下,今日适逢十五大朝,臣以为应当尽快封赏有功之臣,以免寒了功臣之心”,没等杨侑思考,殿下又有数人接连上奏请封赏功臣,好吧,我总算知道今天这个大朝议的目的何在了,本是你李渊动动嘴的事,还非得我来给你背书,真是,好吧谁让我是人形图章呢,杨侑心想道。听完众人的上奏,杨侑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会,才慢吞吞地吐出两个字:“准奏”。李渊、刘文静等人心中所想落了地,便静静等着下朝,原本李渊是没想找杨侑来的,不过刘文静、裴寂两位元老都建议了,还说这样一来自己更占理,便也就同意了。接下来,还有数人上奏要为杨侑重新举办一个盛大的登基典礼,以及为先帝杨广修陵等等,李渊虽有些意外,但也没阻止,一方面自己还是臣,没理由阻止新帝为先帝修陵,况且杨侑登基的确有些草率了,毕竟自己入大兴比较急,西面薛举也是虎视眈眈,意图染指关中,不过是自己抢先一步进入大兴而已。情急之下,为了震慑薛举,才匆忙扶杨侑继位。二来,杨侑对自己也很恭敬,继位之后就把朝政交给自己,很是上道,对自己的决定也没为难,因此自己也不好不给他这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