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见状,带领留下来殿后的450名士兵飞赴救援,这些士兵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而且多年和契丹人交锋,比较熟悉契丹人的战法,他们首先用弓箭射杀契丹骑兵,有几十个骑兵中箭落马。可是那些契丹骑兵也用弓箭回击,于清的队伍也有几十人中箭。
一开始那些契丹人不知道于清到底有多少人,不敢贸然全力进攻,但是当他们发现于清的队伍不过区区几百人之后,骑兵首领立即下令全线进攻。
面对六倍于己的契丹骑兵,于清虽然神勇,连续斩杀了十几个契丹兵,让自己带领的晋军的士气大振,他们掩护着吐谷浑人且战且退,可是己方和吐谷浑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更要命的是如果耶律德光后续部队赶到,而自己的人马没有撤到关内的话,那就只有一个结果—全军覆没。这不是于清想看到的。情急之下,他命令士兵们和吐谷浑族人先走,自己一个人殿后。
士兵们都佩服于清的神勇和气概,一个个表示愿意留下来决一死战。于清说:“弟兄们,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接应吐谷浑部,不能作无畏的牺牲,事不宜迟,如果契丹的援兵赶到,那时候想走都来不仅了,你们的郭将军命我负责,你们就要服从我的命令,快撤!”
士兵们无奈,只得组织撤退。于清一马当先,一手提盾,一手握剑,只见他左冲右突,冲在前面的骑兵又倒下了两三个。但是大批的契丹骑兵又蜂拥扑来,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以一敌千,于清纵然有逆天的本领也难以应付。他又斩杀几个契丹人之后,自己也挂彩了,不过总算减缓了契丹人的进攻,为撤退的队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时,远处的山谷中尘土飞扬,狼烟四起,呐喊声由远及近。于清大惊“坏了,契丹大部人马到了。”
守关的将士也看到了,如果此时不闭关,让契丹人占领了雁门关,那么中原的门户就会大开,代州、忻州、晋阳、太原都会失去屏障,如果契丹大军南下,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守关将军下令闭关。
可是关下晋军、吐谷浑和契丹人混战在一起,根本无法关闭关门。
于清暗暗叫苦,这该如何是好?就在他犹豫的这一瞬间,一个契丹骑兵的长矛刺中了他的右胸,剧烈的疼痛让他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身体的本能反应开启了体内无名之朴神功的功力真气,他丢掉了手中的剑和盾,双掌相对,由下往上运行真气,只见一束束流光从四面八方涌入他的四体百骸,心中默念无名之朴的心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些契丹士兵惊恐地看着他,愣了一会儿。当他们反应过来后,又疯狂的向他扑去。
只听于清大吼一声:“无名之朴第一式:抱阳负阴。”双掌随之推出,只见掌风如排山倒海,大批契丹士兵像波浪一样层层叠叠的向后涌回去,首当其冲的士兵五脏六腑已经被强大的掌力震破,口吐鲜血,纷纷倒毙。
后面的士兵又冲杀上来,于清喊道:“无名之朴第二式:大象无形!”那些士兵扑上来之后,却找不到于清的踪影,都扑了个空。原来这第二式是移形换位之法,因是第一次使用,于清也不知道他的作用。当他站定后,自己竟然到了这些契丹兵的身后。
于清这神出鬼没的身形着实让那些契丹士兵胆战心惊,都不知道他是人是鬼。但是那骑兵首领又下令了:“他在后面,给我杀”。不愧是以狼为图腾的民族,这些契丹人听到首领的命令后,虽然害怕,但是却像死士一样扑向于清。
于清高喊:“无名之朴第三式:生而不有!”只见他的身体从契丹骑兵人群中穿过,所到之处,那些士兵像骨牌一样倒下一片。这一次,于清是冲着那契丹骑兵首领去的,只不过所经之处的契丹兵成了陪葬品而已。那首领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只觉得仿佛有一辆万钧之重的战车从自己的身上碾过,他已经无法见到今天的太阳了。
众契丹兵见如此恐怖的武功,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向后奔逃。
于清使出这三招的时间里,已经为撤退的人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们已经全部撤退到了关内。守关将军已经将关口的大门关上了,守关将士已经作好了防御准备。而这时契丹的大队人马已经离关口不过里许。人们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守城的士兵们放下一个吊筐,大喊于清快上关。于清听的分明,抬腿准备向关下跑去,可是他的腿却像有千斤坠,一点也抬不起来,想伸手,可是手却像棉花一样软,他心下大惊,张口大喊,可是想说的话却无法说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清他那里会知道,这是无名之朴神功的副作用,原来所谓的复归于婴儿,一点也不假,他使用了无名之朴神功后,身体的全部能量已经消耗殆尽,跟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两样,难怪太师叔祖一再叮嘱不要轻易使用无名之朴神功,况且他的神功只练到第三乘,虽然每一乘的心法他都能熟记于心,也一直加以练习,可是怎么也无法长进,这也是无名之朴神功的另一个秘密,每练了三乘神功必须要重新回到元婴期从头再来,这样又可以增长三乘功力,三次以后才能练到第九乘的境界。太师叔祖说的不要使用超过三次可不是危言耸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