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次一定记住,你是来认识朋友的,不是来赌石的,尽可能不要出手。”
“这里面有圈套吗?”
“那倒没有,至少不会很严重。因为这次邀请的都是熟人,别人有钱也不一定进的来。你想,如果有人暗中操纵的话,一旦被识破,他的名声可能彻底垮了。以后,他在这一行也就没法混下去了。不过,出于个人情感,抬一下价格的事情,拍卖会上是很正常的。”
“那我们小心一点就是了。”
“不,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这次规模虽小,却是精品荟萃的高端拍卖。盛世翠缘的实力我很清楚,你也许有资金买上一块,可是完全有可能再次让你的资金链断裂,甚至再次陷入债务危机。”
“明白了,那我就不竞拍了。”
“也不完全是,各人的眼光并不一样,如果有别人不看好,自己却能吃的准的东西,也不妨出个价。”
“可那样的机会能有多少?总共才二三十块,就能有捡漏的?”
“那也不一定,等机会吧。”
刘总名叫刘振海,祖籍河南,不过那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了,古老到连他的爷爷也只是听说而已。他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福建出生、福建长大,现在生意做大了,好几个城市都有房产。但无论如何,无论身居何地,他都是不折不扣的福建人。但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惯,他们还保留着中原人的生活习惯,他们被称为客家人。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脑子里都记着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话:根在河洛。这个根,不仅仅是一种血脉,更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他们也爱玉。
眼前的这位就是典型,他出身贫苦,靠自己的勤奋拼到现在,拥有上亿资产,却独爱翡翠。这一次的拍卖会就是以他为首组织的,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交流。
“那照这样说,这次价格不会太高吧?”肖伟忍不住一阵激动。
“那不是,价格不但不会低,反而会更高。”
“为什么?”
“其中一小半是毛料商提供的货,他们毫无疑问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另外多半是来自收藏家,虽然他们是出于交流的目的,但也和钱没有仇恨。跟何况,买主都是不怕花钱的,一旦两个或者更多的人看上了同一件货,你想会是怎么样?”
“哦……”肖伟明白了韩叔的用心,这些人可是日后的财神,可遇不可求的财神。“那刘总,您呢?”
“我吗,二者兼而有之。把自己的东西买了,换个更好的。”
“哈……”会谈的气氛很是活跃,大约是客家人一直拿中原省甚至整个大中原地区的人当做乡亲的缘故,当然也有韩叔引荐的功劳。更为根本的还是文化、玉文化、翡翠文化,那才是他们的共同语言。要知道,一个多月的闭门苦读,加上以前的实战经验,肖伟也算得上一个翡翠的专家了。刘总就更不用说了,他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见多识广,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有一大群石友、翠友,他们谈不到一起反倒是怪事。因此,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中午。他们又共进了午餐,相约第二天展厅相见,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下午,韩叔又照例带着肖伟和赵琳琳拜访故友,但这次就不是完完全全取经来了。因为韩叔的知己并不是很多,多数肖伟已经见过了,这一次又来腾冲当然得前往拜访。也难怪,以玉会友就是玉石文化的一部分。否则的话,把一块美玉藏在暗室里,有什么意思。肖伟想到了刚刚读到的一首诗: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原诗虽然言语里尽是怀才不遇的伤感,不过此刻用来形容一下他们这群爱玉人的心情,形容一下原石、毛料不为人识也未尝不可。他和琳琳说了,惊得琳琳瞪大了双眼,难道真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事情?她哪里想过,这正是玉文化的魅力,它能让持有“读书无用论”的人捧起书本!琳琳也是喜爱文学的人,她心里暗喜,这正是自己期望的,他们的共同语言正在逐渐地多起来。
看着肖伟兴趣盎然,琳琳也忍不住念了一首:
献玉屡招疑,终朝省复思。
既哀黄鸟兴,还复白圭诗。
请益先求友,将行必择师。
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这一下轮到肖伟傻眼了,他还真没读过这一首,虽然貌似好理解,可仔细一想这里面却暗含很多故事,他搞不明白,想请教,却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几斤几两,自己当然清楚,人家再不济也是大学生。而且,这又不是课堂,这些东西讨论过多反倒显得虚假。看着肖伟迷惑的样子,琳琳开始打趣:“没听过吧?”
“嗯。”
“想知道?”
“嗯。”
“怎么感谢?”
“嫁给你!”
“去你的,没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