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哪,俺看着人称的,正好一百二十斤。”
明时的一石说法不一,有二百来斤的,也有一百六十斤的,也有一百二十斤的,标准不一。
“还有三斗在柜子里。”张氏脸上有些茫然之色,盖上米柜之后,突然道:“俺从小到大,屋里没有储过这么凭多的粮食。”
丁大贵脸上有些惭愧,说道:“这些年叫你受苦了。”
张氏摇头道:“又不是你一个,哪家过日子不是这般过的?俺爹倒是说万历早年的年成不错,屋里头总能收着几石粮,屋头有粮,心里不慌,俺爹说老辈人俱是这般说法,后来就再无人家能储几石粮在屋里头了。”
话是这么说,张氏还是情不自禁的掉下眼泪来。
当家的妇人,最怕的是要操持无米之炊,可是这些年来,有哪一天家里的米柜里装满了谷子的?
就算刚收获时,一半得往上交,还得拿一部份打点庄头,然后剩下的要变卖换钱还债,再换些盐巴之类的必须品,收获的粮食便所剩无多。
谷子储的不多,野菜倒是要存满屋子,要是没有满屋的野菜,怕全家人都得饿死。
“好了,这不是好了?”丁大贵见不得妇人这般模样,笑眯眯的从腰间荷包里掏摸出东西,握在掌心,对着全家人道:“你们猜猜看,俺手心里的是啥东西?”
“糖?”丁履德第一个回答,两眼炯炯有神。
“成天就想着吃糖。”丁秀中在弟弟脑上拍了一下,抿嘴笑道:“俺猜是丸药,娘的咳嗽又得抓药了。”
张氏常年咳嗽,吃了丸药便好些日子,不吃就咳个不停,所以家里境况好一些,丁大贵便会去换几颗丸药回来。
这么一说,丁大贵倒是有些惭愧,他只顾着高兴,将这事给忘了。
当下摊下手掌,露出两个亮闪闪的银角子,大约比一颗丸药大一些的样子,他很平静的道:“这是二两银子……你们怕是都未见过吧?”
二两银子,在后世抵一千二百到一千四百元钱,通货膨胀厉害的清朝能抵后世一两也值三百元左右。在明末云南,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还是相当惊人。
和影视剧里大侠们动辄掏出十两百两的实际情形恰恰相反,就算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白银涌入中国,普通的百姓也没有多少机会能手握白银,不要说十两百两,就算是一两银子也是相当的罕见。
民间交易,以物易物相当盛行,比如拿粮食换鞋子,换盐巴,换铁器。
只有给官府交税时,因为不能直接交粮,百姓得在粮商故意压低粮价时去卖粮换钱,一般也不用银子,交铜钱便可以了。
除了以物易物外,百姓接触最多的是铜钱和碎银。
银号里有银剪子之类的工具,能把大锭银两剪成很碎的小块碎银,大锭银有五十两,十两,五两,一两等不等的重量,而碎银就是几钱几分,百姓一般也就是用碎银或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