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人,关起了竹墙上的大门,杨家小院冷清了不少。
“以后啊,咱们就关起门安安静静地过咱们自己的小日子,外面的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咱们只当没听见。”
以前村里的有不少关于杨家的流言,杨三花不是没听过,只是习惯性的无视了。上次跟翠翠娘俩闹了一场之后,这会还扯到了自己妹妹身上,她总想着找机会劝解劝解。
“姐,你真不介意?”杨五花也担心杨三花,一直在找机会琢磨着怎么说。
“说不介意那是假的,可是嘴长在别人身上,人家要说我想拦也拦不住啊。再说了,那会家里那么多事,你们几个还那么小,饭都吃不饱呢,哪有那功夫去理会别人说什么,也只能当做没听到了。”杨三花闪过一丝无奈,继而又道:“不过这几年熬下来,倒也习惯了。后来我也想开了,名声是挺重要的,可也不能当饭吃当钱花呀,没什么比咱们自己吃饱饭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了……至于其他的,我也不多想,只要咱们踏踏实实把日子过好就行。”
“姐,你可真前卫……”
“前卫?”
“就是以后等我有了钱,我养你啊……”
杨三花说的其他,虽然没有明说,可杨五花总觉得是指她自己的婚事吧,毕竟她是这里有名的“难嫁姑娘”呢。对于一个古代女子来说,不把结婚放在第一位,不靠那连影子都还没着落的未来夫婿,只想着靠自己的能力养大妹妹们,是多么了不起啊。
由于杨家姐妹仍住草屋,也不算搬屋,这进屋酒就改了个名儿,叫庆工饭。邀请的人也不多,春妮子一家,杨学文一家,高兴他们三个,还有老乔头一家。没喊袁满,倒不是又闹矛盾了,人家毕竟是少爷。
天气寒冷,人有多,家里可坐不下,只能露天吃,庆工饭摆在了中午,太阳底下暖和。菜都是一早买好的,桌椅碗筷都是借的,陶婶子和刘氏送来的东西,便跟着杨三花一起去河边洗菜了。杨五花留在家里带着杨六花着在调整桌椅,摆碗筷,杨小花则坐在竹屋的露台上抱着黑花晒太阳。
“崔哥哥好!”
“小花儿真乖”崔时园摸了摸杨小花的头,递给她一个小布袋,里面装了糖。
“崔少爷怎么来了?好像还没到日子吧?”杨五花有些纳闷。
“崔哥哥!”杨六花见了崔时园,也甜甜的跑过去打招呼。
“嗳,六花儿乖,妹妹那儿有糖,去吃吧。”杨六花听了,道了声谢谢,便脱了鞋爬上小露台找杨小花吃糖去了。
“……东西全卖光了,我就早点过来了,正巧,赶上你们新屋都造好了。”崔时园边说边绕着竹屋参观:“……这屋子有点意思……”
“啊,这才第六天,就卖光啦?”生意这么好。
“呵呵,回去摆出来不到两天就卖完了,这次来我预报多定一些,哦,对了,还有你那个雪花帽,上回走的时候你送了我两顶,我没带,也放在铺子里卖了,也卖掉了,不少人来问呢……那雪花靴也要一些,应该也会有人买……”
“哈?帝都人民还穿草鞋?”
“帝都?”崔时园愣了一下,也没在意,笑着说道:“穿。怎么不穿?连天子都穿过草鞋呢。”
“啊?”这回轮到杨五花发愣了:“可是风阳城就没什么人穿草鞋啊。”
崔时园犹豫了片刻,突然凑近杨五花小声说道:“太祖曾颁布过祖训录,劝解诸王尝试饥寒和农事劳作之苦,当今天子年少时也曾跟着诸皇子来过风阳体验民间疾苦……天子崇尚节俭,连天子都穿草鞋了,那那些……”
那么那些王公贵族自然也跟风咯,再不喜欢穿,也会在皇上面前表现表现啊。风阳城虽是中都,但毕竟不是帝都,这草鞋穿给谁看啊。
说起风阳,杨五花也曾听杨学文介绍过,本朝开国皇帝本是出身农家,风阳就是这位太祖皇帝的老家,也因此“家乡建设”那是相当滴好,不光风阳城中有皇城,西南侧还有皇陵城,另外专门设有一个皇陵卫,护卫皇室祖陵。陵卫虽然没什么机会得军功升职,但起码不用上战场,也是一个让人挤破脑袋的美差。
太祖皇帝曾经送了不少皇子来风阳体验人生,包括当今圣上。当年的小王爷一住就是好多年,直到北上就藩才离开,在这里深刻体会了自家老爹的辛苦创业路,体察了民风民情并且得到了艰苦的锻炼。那会子的小王爷也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少年郎,正是各种好习惯的养成期,当今圣上能征善战,勤俭吃苦的性格,估计都是那会子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