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家争着介绍谁是妈妈,我看到的,也不是电视里的情形:一个陌生中年妇女,一手拿番薯,一手拿菜刀,在娴熟地一刀一刀地砍成小块,放进火坑三脚架上的煮猪食的大鼎罐里。陌生女人,就这一个,不用介绍,也知道那就是妈妈。我早已没有了小时候从楼上掉下来就想耍赖求抱抱求安慰的心理了,只是喊了一声“妈”。
妈妈一边忙活,一边应一声“哎”,接着继续忙活,没有多余的话和动作。
果然是劳动人民啊!记忆中的妈妈,总是在忙个不停分别近十年见到的第一印象,还是在忙个不停。
中国人,要不要这么勤劳啊?有时候,多动动脑子,多修身,努力改善一些问题,也是劳动而且往往可能还是更大,更有效的劳动呢!
我在火坑边坐下,默默地观察着一切,脑子里在想很多事:“已经冬天了,妈妈回来了,在火坑这边做事,是应该的二哥为什么也在这边?一会儿我们还要在灶上烧饭吗?晚上妈妈住哪儿……”
这时父亲不在,大哥也不在,二哥突然起身说去山上找牛,嘱咐我帮妈妈做饭,我“喔”了一声。
后面开始做饭,妈妈什么都不让我做,我最初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平时,我都是放学了,就赶紧去打菜,洗菜,然后匆匆回来做饭,喂猪……
突然不用做家务,家务都让妈妈做了,我被解放了,觉得闲得慌。我有点不习惯无所事事的样子,开始四处溜达,溜到到父亲的房间时,发现床单全换新了,我一下子知道晚上妈妈住哪儿了。心想:“应该是这样的。”
晚上吃饭时,爹回来了,大家很自然地围着火坑吃饭,没人去提分家的事。
妈妈回来,家里这个改变真好。我在心里想:“就是不知道,以后是不是能持续下去?”
后来,我看过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室中有“女”为“安”,也就是宝盖头下面有个“女”字,寓意:家里有女人,才像家。
现在看来,我们当时那个家,确实是需要妈妈来“安”了。
当时大哥在忙着配合公安抓拐卖妈妈的龚某,有几天不在家。他最终回来后,也围着火坑吃饭。
分家的事,持续了几个月,不了了之。
妈妈的到来,分裂的家,重新愈合。
也许,此时,这个严重阳亢的家,确实需要一个能柔和和粘合各方的家庭主妇了只是,后来的新发展,让我明白,一个家,不光需要女人,还需要好女人。
从我的成长和习惯、性格养成来看,妈妈对孩子形成比较任性和自我的性格,应该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不会教孩子,孩子没文化还太自我,这不也是孩子大了,家庭矛盾多的根源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