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总是认为,我就是世界上第一帅的男人,总有人忍不住笑问一句:“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
自信这种东西,还真是奇怪,感觉也像很多其它习惯一样,一旦小时候养成,习惯成自然,以后就“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了。
相比现在的孩子,小时候去幼儿园老实呆着,我在妈妈失踪后,从三岁多,到十二岁以前,一直在认真、较独立地为家里做事。
我几乎绝对老实听话,让我做什么,就认真做什么,几乎没有过什么大过失。
从看家,看西瓜,看鸭子,看鱼,做家务,一个孩子,三岁多,到十二岁,近十年时间,这让我感觉到:我是有用的,哪怕是小孩,作用也不可或缺。
相比现在孩子,在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老实呆着,被要求学一些在大人看来幼稚简单可笑的东西,还常常被老师和家长用急功近利的心情和成人的标准,鄙视和批评:“太笨”,拿不到满分或第一名。”自信和好奇心被早早扼杀,人生的奋斗还未开始,就先学会了自我否定,天才都可能被教傻了。我的童年经历,算是非常幸运和幸福了。
现在太多老师和家长,喜欢用成人的眼光,去瞧不起孩子。认为孩子这不行,那不会,很多孩子能做的事,大人打着关爱的名义,直接去代劳了,附带批评指责或鄙视,不能让孩子明白:孩子做不好作业、家务,生活不能自理、出门还要接送,也依然比大人优秀因为孩子的优秀在未来。
孩子没有经历过未来,不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自己不容易明白,孩子相对大人暂时无知、无能也可以自信这个道理。很多老师和家长也不明白,给孩子树立自信和存在感的重要性,习惯性地认为,孩子还小,就无知,无能,只需要虚心全方位学习和无条件接受全方位教育与帮助,往往忽略最重要的自信、自觉和主动的品质培养。
我小时候时,山区多数人还不知道读书有什么意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些标语,公元2000年后,才在山里开始普及。
当时,在多数山民眼中,读书人,就是闲人。很多家庭,都不知道重视子女教育很多家庭,也没那个能力,重视子女教育我们家世代贫农传承,自然也是那样的家庭之一。
我八岁多了,还在家做事,也不是太稀奇的事。我们小学不少小学生,都是成年人。有些小伙伴,五六岁就去学校,十来岁了,还在读一年级。
那时,教学资源有限,升学要看成绩,不像现在义务教育,赶水前进。
我在家里做事的几年,让我习惯相信:我是与众不同的,我很很多大人一样重要和可靠。
我的人生,在还没开启智慧之门和奋斗之旅前,已经拥有了不容置疑的自信和主动。我变得做什么事,都不喜欢也不屑于被动应付。
我念书晚,八岁多才发蒙杨圣佛按:发蒙,周易蒙卦用词,开启求学受教智慧之旅。现在城里人不一定会用,我们那个近乎原始的山村,却用着一些几千上万年传下来的词。大多数农民,包括我父亲,还会用天干地支,掐指乱算。西方在近几百年,才开启“启蒙运动”,不能不说,中华文明的渊源和古圣先贤的智慧,确实很不可思议!,大环境不尚学,家里也没人重视读书,我也不知道认真学习和珍惜学习时间,去读书,感觉就是混光阴和躲避劳动但实际上,农村的生活,主要靠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很多劳动都躲不过去,大多数课余时间尤其早晚,都得用来匆匆忙忙地做家务。
我在学习上,靠着上学前的几年独处练出来的好奇心和思考习惯,对知识和未知,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精神,上课会认真听讲,真听进去,其它时间,忙着做家务或玩耍,不懂得复习,考试不拔尖,也不考近中后面的成绩分数,能保持一路升级。
念书晚,不留级,成了我有机会一直读书的重要幸事。
如果读书又晚,又留几个级,人大了,在农村,那就成了“重要劳动力”和“不是读书那块料”了,很容易就辍学了。
现在,我们都知道,不能开启文明智慧,只会傻傻地努力,对这个社会来说,单个人,也许真不是重要的劳动力了而且也很难创造出心中期待的那些较大的光鲜成果就算是追求安贫乐道的清修,没有一定的文明智慧,也很难做到真正安于平淡和简朴。
在文明社会,没有文明智慧,如同在黑夜前行,却没有照明,足以算莫大一件不幸之事以至马云都忍不住说一句:“有时候,愚昧比癌症可怕。”
我现在又有了孩子,我一直在怀疑:一开始就不要也不能小瞧孩子,要学会跟他们合作,让他们尽可能地去做他们能做的,可以让他们获得成长的事尤其是家务,对孩子找到自信、存在感和主动性,并牢牢地融入到人生习惯和性格中去。
让孩子自信和有存在感地成长,更可能让孩子,在未来,真正卓尔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