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叶便开口道:“下官科场失意之后,便同友人北上游学,不幸被耶律大石扣押。辽军之中缺乏文人,便留了下官在军中,替辽军军中机密文字李睿德帮办文书。故此颇得参与军中机密。”
赵良嗣便开口道:”且将归降之事细细说来。“
王叶便开口道:”下官身为宋人,颇受辽人欺凌。此事使者张大人曾亲眼所见,可为凭证。且官家同宣帅曾下令招抚辽人,下官得闻此事,便有了叛辽归宋之意。承蒙张大人青眼,赠与下官九品文官告身同荐书一封。下官故此决意冒死南逃。“
赵良嗣便开口道:”告身同荐书何在?“
王叶乘机开口道:”俱被种老将军扣押。“
童贯听得此言,心下暗道:”种师道果然不愿北伐!好在当初派了和诜同杨可世前去牵制。看来以后还得小心提防种师道。军情机密之事,不宜透与太多。“
扣押荐书的事情回头一查便知,堂下之人不可能撒谎。补上这个环节,整件事情便可说通,赵良嗣方才疑心尽去,开口询问详细军情。
王叶正要取信于童贯,便一一照实回答。然后又呈上和诜的军报。
赵良嗣接过看了看,又转呈给童贯。童贯心下大喜,张宪北上出使之后,倒是沿途派了几次信使回报,言明辽地豪强闻风而降。想必耶律大石也有此意,若得耶律大石来降,自是大功一件。事关重大,却也无法当场决定,当容后再议。
接下来便该是商讨军情。此乃机密之事,按理当命外人退去。谁让王叶方才颇得童贯欢心,在童贯首肯之下,倒是破了一回例,王叶得以敬陪末席。
当下便有谋士站出来开口道:”敌军新城只有二千殘卒,析津府无士卒防守,萧干又领着大军在蓟州防范金人南下。宣帅,既然如此,机不可失,当命大军全力北上,击溃耶律大石之后,乘萧干尚未回援,袭据析津府。如此便可据城而守。即便萧干回防,又有何惧?待到萧干师老兵疲,便可出兵决战。如此,幽燕之地可一战而平。“
其余众人齐声赞道:“有道理!”,赵良嗣同那位武将脸上却没有表示。
王叶赶紧起身,朝童贯开口道:”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方才强忍着呕吐给童贯拍马屁,就为了这个现在这个开口的机会。
童贯如今心情正好,何况王叶刚从辽地归来,熟知辽地军情,于是童贯便点了点头。
王叶便开口道:”据下官所知,萧干原本同耶律大石约定,北面之金人,萧干挡之。南面之宋军,耶律大石率常胜军挡之。唯有金人势大,耶律大石恐萧干兵力不足,深知分兵更是取败之道,故命常胜军北上以助萧干。为防金人南下,萧干亦不敢久离蓟州,更遑论引主力与我军对峙,故使耶律大石领残兵为哨探,入驻新城,以为警示。一旦得知我军大举渡河,萧干必领大军回防,三五日内,决出胜负,事后再行北上以御金人。故此若要偷袭析津府,便得先除耶律大石。只是有白沟河在,欲要不声不响便除去耶律大石,难于登天。“
除了赵良嗣同武将外,其余众人齐声赞道:“有道理!”
当初赵良嗣降宋之时,虽说金人已经兴起,辽国国势却还尚可,萧干也未露反意。故此,赵良嗣怎么也没想到,萧干乃是故意抽空南面守军,意图借宋军之手除掉天赐帝。
如今王叶一番忽悠,瞒住耶律大石于萧干不和之事,反倒将耶律大石说成萧干安排在南面的哨点。一旦宋军大举过河,则萧干必定回防。如此,宋人该如何选择自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