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甚。
以少敌多,被晋国大败的燕国国君,想的是如何守住雄关,继而保住燕国,为了守住雄关,燕国国君将燕国其他地方的军队大规模的调往了雄关,并同时派出使者,出使魏国、齐国,要与两国交好。
说白了。
就是暂时稳住魏国、齐国,免得两国趁火打劫,伙同晋国攻打燕国。
结果。
在燕国国君准备大出血稳住魏、齐两国的时候,好消息传来,说一个叫做董天成的将领,一路收拢了两万燕国溃兵,然后领着两万燕国溃兵,反其道而行之的偷袭靖边城,并一举将靖边城夺取在了手里。
对于靖边城,燕国国君自然不陌生,知道这是一个跟雄关一样的城市,是晋国的门户,只要靖边城在手,便可以将河西之地的四十万晋国大军围困而死。
那时。
不但解了燕国灭国的威胁,还一举将遗失多年的河西之地给重新夺取了回来。
历代燕国国君,无不以收回河西之地为己任,只要收回河西之地,现任燕国国君就是妥妥的一代雄主,是会被千古传颂的。
岂料。
燕国国君为了河西之地,做着周密部署的时候,又听到了坏消息,那个一举夺取靖边城的燕国大将董天成,竟然做了大不敬的事情,将悬挂在靖边城城头的燕字大旗给降了下去。
这如何能让燕国国君接受得了?
自然是大发雷霆,直言要派人将董天成治罪。
只不过这个想法,被燕国国君下面的大臣,给及时否决了,靖边城和燕国之间,隔着一个河西之地,而河西之地却又四十万晋国大军,要想治罪董天成,必须得从这四十万晋国大军的头上飞过去。
为今之计。
只有让靖边城内的细作,暗暗接触董天成,将燕国国君的封赏交给董天成,延缓董天成放弃靖边城的想法。
燕国国君及朝臣谈论董天成的时候,晋国朝堂上面,也谈论着董天成,跟暴怒的燕国国君不一样,得知董天成降下靖边城燕字大旗,独留自己董字大旗的晋国国君,满心欢喜。
这件事,在他看来,分明就是一个信号。
在晋国国君的心中,一举占领靖边城的董天成,并不是真的想要为燕国殉葬,他只不过在求活,为自己求活。
既然是求活之人,自己给他一条活路,想必对方就会乖乖的将靖边城给交出来。
当然。
为了以防万一,晋国国君还是做了强攻靖边城的准备。
只要董天成不答应,那么晋国国君就会强攻。
晋国国君做着两手准备的时候,晋国国君的那些儿子们,也在做着相应的准备,这时候的靖边城,已经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城池了,在晋国国君的这些儿子眼中,这时候被燕国军人占领的靖边城,已经成了敌人的城池,更是他们这些王子夺取晋国国君王位最为重要的一个砝码,只要将靖边城从燕国军人手中夺回,妥妥的超级大功劳,这样的大功劳,对于晋国王子们今后夺取晋国王位,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