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的主考大臣刘健案头堆放了许多已经批阅过的试卷本,他失望地跟旁边的主考大臣谢迁说:“谢大臣,我批阅至今,没有找到一本试卷是领会我命题用意的。”
谢迁说:“也许刘大臣的命题太过深奥了?不过我想,那位在会试中排名第一的董玘,才华出众,他的答卷也许能切合你命题的用意。”
休息过后,刘健继续批阅试卷。当他读到顾鼎臣的答卷后,不禁高兴得拍案叫绝:“天下读书人岂敢轻视,我的命题用意有人领会了。谢大臣,你看这位顾鼎臣的答卷写得多么与众不同,真是才华横溢,胆识过人,简直是天下无双。”
谢迁拿过顾鼎臣的试卷认真地批阅起来,只见他边批阅边赞叹:“今科状元非他莫属,非他莫属了!”
顾鼎臣的试卷本在十九位阅卷大臣案头依次传阅,十九位阅卷大臣都赞不绝口,在卷末写下了最高等级的评语。刘健是最后一位写评语的,发现顾鼎臣正好留下十九行空白,不禁感叹道:
“此人用心不凡,我们每个人写评语的地方都预留好了。”
经过两位主考大臣和其他阅卷大臣的共同评议,一致同意取顾鼎臣为一甲一名状元,呈送皇上审阅。
弘冶皇帝看了顾鼎臣的答卷后,激动地对刘健和谢迁两位主考大臣说:
“会试时我就看出顾鼎臣的才学、胆识在董玘之上。会试的考试官是内阁的太常寺大学士兼翰林院大学士张文贞和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大学士杨廷和,他们评审的第一名会元却是董玘。可是到了殿试时,董玘的策论答卷根本没有切中题意,文采、学识相去甚远。这两位主考官看重的是门第、权贵。”
刘健和谢迁齐声称赞道:“皇上慧眼识人才,不以出身贫民而轻视之,不拘一格选人才,所以本朝人才济济,可谓是太平盛世,国运昌盛。张文贞和杨迁和只注重豪绅达官之家,或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错失了许多栋梁之材。”
弘治皇帝训诫道:“这两位考官以出身和容貌取人,鄙薄平民子弟,他们听信考生中的流言蜚语,说顾鼎臣是他父亲与婢女的私生子,脸上还有十八点麻子,所以没有把他评定为第一名会元。按照民间习俗,家传婢女是可以娶为二房的,二房生的儿子怎么能说成是私生子?我看顾鼎臣他一表人才,博古通今,聪颖过人,我还想聘用他为太子太傅呢。”
于是弘治在试卷本首页用朱笔书写“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字,乙丑科的状元终于宣告诞生。
顾撷冈窃喜道:“想不到弘治皇帝对顾鼎臣的策论试卷这么赏识,如此高度评价顾鼎臣的才干,亲自将他提拔为一甲一名状元。可见他是一位爱惜人才的好皇帝。顾鼎臣今后一定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