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农民们头戴斗笠,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里忙着插秧。
农忙私塾里放假,让学子们回家帮忙,不过李瑞和几个同窗明年要参加童生试,夫子留下他们开小灶。
“吃饭了。”黄氏喊了声。
为了节省时间,午饭不用回家吃,由黄氏做好了送来。李珠直起身子,低头弯腰大半天,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
插秧是体力活,喝粥不顶饿,黄氏特地煮了米饭,李大牛一连吃了大三碗。吃过饭,在田埂上休息了一刻钟后,一家人又回田里干活。
在虔州买的铺子地段好,钱老大帮着租出去了,一个月租金二两银子。一年就有二十四两银子,黄氏把心放回肚子里,李大牛夸了李珠好几回,连李琼也越来越崇拜她。李珠得瑟极了,让春燕嫁过去记得买铺子,结果换来一顿锤打。
双方交换庚帖,合了八字,大吉。魏老三亲自来下聘,送来一对大白鹅,布匹首饰、茶叶酒水、糕饼果子,聘金一百两银子。下聘当天,引来街坊四邻围观,都叹春燕有福气。在乌雲镇,庄户人家聘金有十两银子就很多了,大多数人聘金低于五两银子。魏老三年纪不小了,魏家人很着急,送来的几个迎亲日子都是今年之内的,巴不得春燕立马就能嫁过去。春燕找黄氏请教后,挑了八月初的日子,陪嫁的木器家具委托了镇上的刘木匠打造。
下午,李瑞从私塾回来,跑来田里帮忙。李瑞做惯了农活,有他帮忙,速度快了不少。天刚暗下来,五亩水田全部完成了,一家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去。
第二天,李大牛赶着牛车回了柳树村,回村里看看三个兄弟家是否需要帮忙。三个兄弟家总共没有多少亩水田,又有侄子们帮忙,田里的活计早忙完了。李大牛当天去当天回,临走前,二哥李大壮让李大牛帮忙打听打听,想去县里找份活计。
第三天,李大牛没闲着,要去老丈人家帮忙。李珠回来后,黄氏没有捎信回娘家,黄家还不知道李珠已经回来了,李大牛决定把二女儿带上。见二姐去外婆家,李琼也闹着要去,李大牛又把小儿子带上。李瑶眼巴巴的看着李大牛,李大牛心疼大女儿婚事不顺,让李瑶提上行李一起去。
李珠外公家在落水县长富镇,长富镇紧邻着乌雲镇,坐牛车要半个多时辰。从落水县去虔州要经过桃李县。
到了长富镇,赶上五天一次的大集,比乌雲镇热闹多了。要不是赶着去外婆家,李珠肯定跳下牛车,好好逛一逛。
一路走来,李珠看见街道两边有打铁铺子,点心铺子,杂货铺子,米店,首饰铺子,小食肆,布庄,目不暇接。有的店主为了吸引顾客进店选购,在门口摆了摊子;也有一些租不起店面的小商贩,在路边支个摊子。
??穿过街道,拐个弯,右边那座青砖大瓦房就是黄家。李珠几人跳下牛车,上前敲门。
来开门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弯弯的眉眼,穿着碎花长裙。
“姑父,表姐,表弟。”
小姑娘看了看李珠,不认识,转头跑回院子里。
“奶奶,姑父来了。”
很快,就见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太太从屋里出来,见到来人非常高兴。
“女婿来了,瑶儿和琼儿也来了,这是…珠儿?”老太太问道。
“外婆。”李珠喊了声。
此人正是李珠的外婆钟氏,李大牛的丈母娘。得知李珠回来,钟氏抱着李珠哭了一场,还是小舅妈吴氏听见哭声出来,才把李大牛几人请进屋。
黄老头和钟氏膝下有三子三女,儿孙满堂,李珠的娘黄氏排行第四。
长子黄大贵是落水县捕快,娶妻龚氏,定居于落水县。龚氏育有两子,长子黄立春,次子黄立夏。
次子黄二贵专门给人盖房子,娶妻杨氏,长年在外奔波。杨氏育有二子二女,长女黄小雪,次女黄小满,长子黄立秋,幼子黄立冬。
幼子黄三贵,娶妻吴氏。吴氏育有一女两子,长女黄小寒,长子黄夏至,次子黄冬至。
黄家堂屋里,钟氏牵着李珠的手,絮絮叨叨问了一通,小舅妈吴氏在一旁陪着抹眼泪。
“大牛,珠儿回来怎么不捎信过来?”钟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