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生。”
经义?朱熹的自己没看过,王阳明的倒是知道一些,不过都是零碎,像蔡志忠漫画解读论语,这个,算了,先看看再说。
怎么老想抄?抄上瘾了?那么多的文艺评论,那么多的议论文,还怕没借鉴的?逻辑归纳法不是主动学习的基本方吗?这个学习方法借鉴一下没问题吧?
经义是什么东西?好像很深奥啊,听了之后就知道,原来就是易中天品三国啊!只不过这换成宋先生品《论语》《礼记》罢了。
能有杨伯峻权威吗?
过了一个月,宋先生道:“今日我出题目,你们且做篇文章来。”同学都“啊……”的为难起来。
林海做了篇文章,教了上去,宋先生看了,批道:文理还通,文采没有,章法不合。
理解能力当然有了,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强那是当然的,议论文要文采?
放学宋先生留了林海,道:“你这文章,圣人的意思还是理解了。题为‘君子远庖厨”,你理解为圣人有仁爱之心,不愿看活物被宰杀之相,而非圣人不做饭不吃肉,引申圣人要有怜悯之心,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这个好,可惜你这文采狗屁不通,还有俚语在文章之中,我要是主考官,非得给你最后不可,须知圣人言在那里,人人可读可看可理解,能当主考的,哪个不能理解经义主旨?然则如何表达出来,文章有理有据,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难道学骈文?
宋先生又道:“你年纪不大,那诗是极好的,如何文章表达如此之差?课后把那骈文看看,人家是如何气势磅礴论述的。诗词歌赋非小道也。”
这……是哪个王八蛋的理论?诗词歌赋后来好像没科考啊!经义要像诗歌一样好,不得又去抄?不能,坚决不能!
当下应诺了先生,告辞回家了。
哎,小看了古人啊!以为自己议论文看得多就了不起了,马上打脸。
哎,行文和说话要分开,显得读书人高人一等么?白话文怎么了?受众不是多些么?
柳小满见林海回来兴趣不高,道:“林哥哥你怎么了?我看你不高兴!”
“怎么会!我见了小满就高兴!”林海伸手摸她头笑道,“今天做什么好吃的?”
“今天晚饭吃叫花鸡。正好我们把那栀子花地翻一下,挖个坑做烧鸡。”
“嗯,不是很麻烦吗?”
“我喜欢。还喜欢种菜,你说的那个盆栽蒜葱韭菜我想试试,现在正好栽大蒜。”
“都已经秋天了吗?好快!”
“你天天读书,心思都在书上吧!”
“读书,今天挨老师批评了,加油吧!”
“为什么?”
“嗯,我有些不合你们古人做文章的意思?”
“什么我们古人做文章?”
“诶,……我文章没做好,你认多少字了?我要检查 ,不合格我也要批评你!”
赶快转移话题!
不就是文言文写作吗?你一个月一篇,我每天一篇,就不信写不出好文章来!
先拿些范文来看看。
从此以后,不背书了,天天看文章,天天写文章,突飞猛进,把孙山搞得目瞪口呆。
当孙山听说林海每天一篇文章后,怯怯的道:“这个,我怕做不了!”
切,日记没写过吗?
“你试试,没那么难!老师又不检查。”
“对啊,老师又不检查,怕什么!呵呵。”
“谁说我不检查了。”后面又有个声音。
有鬼,每次都这样!
“有老师检查是好事!”宋先生道,“知过方能改,然后可寸进,日日自省固然重要,旁人提点不可少。”
“是,先生。”
林海深以为然,孙山却一脸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