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普及一下线粒体的提取与分离技术。首先需要将细胞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和繁殖。常用的细胞类型包括神经细胞、肝细胞等,这些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其次从培养皿中收集细胞,并将其放入含有适当缓冲液的离心管中。缓冲液可以保持细胞形态和功能,同时有助于后续的线粒体提取。然后将细胞悬液放入超声波处理器中,进行短暂的超声破碎。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破碎细胞膜和细胞器,释放线粒体。再然后将超声破碎后的细胞悬液进行离心,以分离出线粒体和其他细胞碎片。通常使用的离心速度为3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10-30分钟。最后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取出,放入新的离心管中,再次进行离心。这次离心的目的是将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通常使用的离心速度为1000-3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5-10分钟。
将分离出的线粒体沉淀物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以去除残留的细胞器和细胞碎片。然后,将线粒体沉淀物悬浮在适当的储存缓冲液中,保存在4℃条件下。
线粒体的遗传基因主要位于线粒体的DNA上。线粒体DNA是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线粒体DNA的大小和结构因物种而异,但在人类中,它通常包含约16,000个碱基对。其中大部分的碱基对只是提供复制和能量,用于自身的复制和细胞的活跃性能。
线粒体DNA编码了线粒体的一些重要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线粒体的功能至关重要。此外,线粒体DNA还包含一些非编码DNA区域,这些区域对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和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与核DNA有所不同。线粒体DNA的遗传是通过母系遗传的,这意味着一个人的线粒体DNA几乎全部来自其母亲。这种独特的遗传方式使得线粒体DNA在遗传学和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对其中11对碱基对进行编码和合成。这也是他们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他们试图将豚鼠的线粒体其中的两对具有标志性的碱基对植入到豌豆线粒体中,看是否会排斥?
这一项工作他们都做过很多次了,他们试图制造一种用基因改造过得类似于喷雾类的药剂来促使这种改变能够自发性的。这样如果成功的话,可以跨物种治疗且一些疾病,如果可以的话几乎能够治疗大部分已知的疾病了。
现在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了,喷雾剂已经制作完成,只是基因改变的不是那么明显,他们一直以为是喷雾的浓度不够。浓度从34摩尔增加到79摩尔,效果还是一样,这一点让他们很是头疼。
工作人员们还在逐一增加浓度,李教授趁着这个空档,将那一管血液迅速倒在一个空白的血液采集器中,和其他血液采集器放在一起,随便找了个标签贴上,只是在标签纸的一角用笔做了个标记。
然后取出少量样品,放置在面前的显微镜中观察一下,然后放置在DNA提取器中,按下按钮,不一会,就将破碎的细胞悬液通过离心或其他方法分离,去除细胞碎片和其他杂质,得到纯净的DNA溶液。然后向DNA溶液中加入酒精,使DNA凝固并沉淀。酒精可以降低DNA的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析出。将酒精沉淀物通过离心或其他方法分离,收集沉淀的DNA。将收集到的DNA沉淀物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静置几分钟。一条条双螺旋结构的DNA就出现了,
李教授小心翼翼的将一条DNA放置在自己的编码操作台上,很轻松的找到了梦里梦到的那几个碱基对。他选择22号碱基对,他最近太烦闷了,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眼看实验进入了死胡同,他已经很久没有开心了,他想先试试将这对碱基对多复制几条,然后从新植入DNA中,并将烦闷,和压抑所对应的碱基对剔除掉,使得DNA总数不变。然后重新注入一个新鲜,活跃的血红细胞中。当然这个血红细胞是小白鼠的。
这个血红细胞是经过改造过得,具有强大的复制能力,只需要很少的,大概十几个,就可以复制繁殖直至替换掉全身所有的血红细胞,并直接影响其他细胞。
李教授偷偷的将这个血红细胞注入一个小白鼠体内,看他这几天有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