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深夜的烛火摇曳,崇祯站在书案前,目光凝视着桌上的奏折。密报中详细描述了河南灾区的现状:粮荒虽有缓解,但民心依旧惶恐,流言四起,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摇摇欲坠。
“朝廷发了粮,百姓却仍心存疑虑。”崇祯低声自语,声音中透着深沉的忧虑,“若不能彻底稳住民心,赈灾只是一时之举,根本不足以安定天下。”
王承恩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是否需再派玄卫前往加大整顿力度?”
“不够。”崇祯摇头,目光中闪烁着果断,“朕要御驾亲临河南。”
王承恩愣住,连忙跪下劝道:“陛下,河南虽已稍稍平息,但灾区不安,士绅暗流涌动,安全无法保障。您万金之躯,怎可轻易冒险?”
崇祯沉默片刻,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京城。他缓缓开口:“朕治国十年,却让百姓经历了这样的苦难。此刻,百姓需要的不是一纸圣旨,而是朕亲自站在他们面前,告诉他们朝廷是为他们的。”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如铁:“士绅的反扑朕早有准备,他们的伎俩不能让朕退缩。如果百姓连天子都见不到,又怎能对朝廷抱有希望?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王承恩看着崇祯的神情,深知劝阻无用,只能叩首说道:“奴才明白了,愿随陛下前往,护驾周全。”
“好了。”崇祯点头,随即吩咐,“命户部、工部与玄卫立即安排后续事务,朕明日便启程。”
第二天一早,京城内的动静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一支精简的御驾车队在玄卫的护卫下悄然准备出发,前往河南。
“陛下亲临灾区?”内阁大臣得知消息后纷纷震惊,但崇祯的命令已经下达,没人敢质疑。
天光微亮,崇祯的御驾已行至河南许昌府。一路上的景象触目惊心:荒田连绵,村落破败,灾民的瘦弱身影穿梭其间。即便百姓因赈灾粮的发放得以暂时缓解饥饿,但这场旱灾的伤痛,仍深深刻在每个人的脸上。
“陛下,许昌府的赈灾行动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恢复仍需时日。”随行的户部尚书陈子敬低声说道。
崇祯点头,目光深邃:“这些百姓受苦太多,赈灾不能仅止于粮食,恢复生产、稳定民心,才是真正的救赎。”
随行的官员纷纷低头称是。
当御驾行至许昌府一个灾情严重的村庄时,村口早已聚集了上百名灾民。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眼神中透着渴望与防备交织的复杂情绪。
“这真是皇上亲自来了?”一名瘦弱的老妇人低声问身旁的人,声音中透着不安。
“可别被骗了,以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说得比唱得好听,结果还是跟士绅勾结,粮食连我们的边都沾不上!”一个中年男子皱着眉,冷声回应。
人群中一阵低语,不少灾民脸上浮现出浓浓的疑虑。即便听闻赈灾粮已陆续发放到村中,过去被欺骗和压榨的经历依旧让他们对眼前的“天子”持怀疑态度。
崇祯走下马车,目光环视着这一切。他察觉到百姓的警惕与不信任,却并未被触怒,而是缓缓开口:“乡亲们,朕今日亲至,正是为了亲眼看看你们的生活情况。朕知道过去的官吏和士绅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但这次,朕决不允许任何人再敢欺你们!”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人群中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陛下,真的是您?您真的为我们出头了?”
崇祯循声望去,一名满脸皱纹的老农跪倒在地,身体因激动而颤抖。他哽咽着说:“我们一家老小要不是朝廷的赈灾粮,早就饿死了。陛下是真心爱民的天子,百姓永世不忘!”
崇祯连忙上前,亲自将老人扶起:“乡亲,朕所做的一切,都是大明天子应尽之责。朕希望,所有灾民都能渡过这次劫难,重建家园。”
老人的话像是点燃了火焰,人群开始骚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