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叔叔去了他在米易县城的家,阿姨有工作,家里好整洁明亮。这是她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因此,她幻想,她长大了也是有工作的,也会过上那样的好日子。
父亲给她们一人五元钱,姐姐买了一件新衣服,她买了一大堆小人书,据说,她一岁抓周时抓的是最远的算盘,父亲因此特别看好她。其实,可能仅仅只是算盘上的珠子吸引了她。
老家哪里有这么好玩,难怪姐姐要哭。
八岁,她该读二年级了。
父亲说这样不行,她要读一个好学校,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只上半天学,下午就纯粹是玩。虽然比村里的小学好一点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将她转到了老家镇上最好的完小,是畜牧站做兽医的幺叔去找的关系。那时候,叔叔的收入很好,天天在别人家里吃香的喝辣的。而现在,自从大规模养猪以后,一个兽医就可以管很多的猪,他的单位都垮了。
学校依山傍水,是没收镇上最大的地主的庄园所建,真是世事如云任卷舒。全校师生八百多人,一个年级分甲乙两个班,一个班70人,三个孩子一张桌子。
学习好的读甲班,五年毕业。差的读乙班,六年毕业。她总是过目不忘,很快成为第一。班上那个以前的第一很孤立她,嘲笑她的口音,嘲笑她穿的裙子像鸡笼。
全校都只有她一个人去过外面的世界,只有她一个人穿裙子。哪怕是在夏天里温度三十七八度,女孩子们也只穿裤子,穿裙子被看做“有失风化”。她把它换成了裤子,她们又嘲笑别的,她开始置之不理。
她住在五里之外的叔叔家里,叔叔每天上班就顺带用自行车搭她。每一个学生带一个大瓷杯,学校用一个大窑,同时蒸他们八百多人的中午饭。在揭盖的那一瞬间,很是壮观。基本上所有人的午餐,都是米饭加一个红薯,再搭一点酸菜。
三年级,叔叔家的双胞胎妹妹也上学了,叔叔要先送妹妹再送她,她老是迟到。再说,又升了一级了,作业越来越多,她不能帮婶婶做那么多的家务了,很不讨她喜欢。
叔叔在镇上给她租了一间又潮又黑的房子,就在镇上通往家里的那条只有20厘米宽的斜坡路的路边上,没有窗户,每天都在屋子里听见人来人往。
叔叔又托人给她找了公社食堂的饭票,她每天都在那儿吃饭。一般有两个菜,但她只记得大冬天里热气腾腾的胡萝卜烧肥肠,一毛钱一份。肉不知道到哪里去了,猪那么少,可能是供应城市里去了。
经常可以看到公社干部来这里开会,他们穿着蓝色的中山服,提着气派的,长方形的人造革公文袋。五块钱一个,父亲也有。他们吃得也和她一样。
那个打饭的阿姨大概三十来岁,编着两条齐肩的辫子,穿着一件橙黑相间的格子衣,戴着蓝袖套。那个时候的人一般只有两身衣服,用作换洗。
但是她只记得这一身。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那就是个好工作,她可能是哪个公社干部或者是镇领导的妻子或者亲戚,她还没有现在这么复杂的。她只是觉得那个阿姨长得很干净,很好看,动作很麻利。
有一天早上,她正在吃稀饭馒头,一个从他们村子里出来的叔叔告诉她,她母亲到镇上卖猪肉来了。说她怎么这么没孝心,也不去看看,却坐在这里吃饭。一个刚刚九岁的孩子,她并不知道这个事情,就被背上了这个罪名。
她赶紧买了两个馒头跑了出去,在街边上找到了母亲。家里的肥猪喂大了,女儿学习又好又这么懂事,丈夫又有着高收入。母亲的心里是多么地高兴,而在别人眼里,却成了心酸。
母亲并没有告诉女儿她要来,她就知道她还没有吃早饭,知道买这么好的馒头给她。他的心是真的好心,但是他所说出来的话也是真的难听。
这一年多以来,她已经看遍了镇上的那些人,她开始发现她自己有点土,她母亲也有点土了,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只是被她发现了。她们还穿着自己缝的衣服,而镇上的人,都已经开始穿上了裁缝做的衣服了。
在她两岁的时候,镇上的人和她穿得一样,而现在,他们都变了,母亲却还没有感觉到。一看她们就是村子里的有钱人,而不是镇上的人。
镇上有两条路,让她牵挂。
一条是那条20cm宽的斜坡上的羊肠小道,它通往15里之外的,自己的家。另一条是宽阔得可以开拖拉机,可以骑自行车的泥土路,它通往5里之外,叔叔的家。
叔叔和父亲都是能干人,都当过兵,都有了好工作。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够住在生活方便的镇上,却还是住在农村里。她没有问为什么,他们也没有告诉她为什么。
除了偶尔问问她的学习之外,除了每天供给她穿衣吃饭之外,他们从来不跟她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