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这应是纯粹的学术讨论,然而那位夫子早与秦王嬴政有所交情,时不时地把话题引向别处。一位夫子问道:“不知秦王有何看法?”
是的,嬴政也在其中,但他并非夫子之一,而是坐在主位上,他是主办方和赞助者。对于这样重要的活动,他自然亲身参与。“夫子所言甚是!”实际上,嬴政并未全神贯注,他只是默默浏览祭祀用的诏令。
整场讨论中,嬴政的互动不多,但这并无大碍,因为他只是代表秦国而来。当嬴政发言完毕,持续了两个时辰的学术讨论即将收尾。
“时光已逝,两个时辰过去,该是结束的时候了。”一位夫子提议,其他夫子纷纷附和,随后他们默契地将目光投向了荀子。
荀子面容严肃,忽然露出微笑,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本针线装订的书卷,然后展示给大家看。
夫子假装惊讶地问:“荀子,那是什么?”
“这是书!”
“书?怎么可能如此轻便?”夫子疑惑地问。
“这是用纸张制作的书籍,是我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论语》。”荀子说着,翻开了书页让几位夫子细看。
的确,书页上墨迹清晰,字迹工整。“竟然是真正的书!这纸张难道是除竹简和丝绸之外第三种写字材料吗?”另一位夫子惊叹道。
“没错。”荀子点头,笑着确认。
“难以置信,这纸张无疑是改变读书时代的关键利器!”夫子激动地高呼。
刹那间,学府内的所有学子沸腾了,他们急于想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这种纸张,都想拥有一本。这书轻便易携,引人向往。
接着,荀子开始朗读《论语》篇章,有些学子从未完整阅读过。随着他的声音响起,学府内立刻安静下来,学子们聚精会神地倾听。
不仅是部分学子未闻全篇《论语》,连一些中小贵族和多数大商人都未曾听过。此刻,他们全神贯注,努力记住内容,因为这是免费传播的知识,无需花费任何代价。
不到半个时辰,整部《论语》诵读完毕。这时,嬴政起身笑道:“学府学术交流圆满结束!”说完,夫子们离去后,他也离开。
这原本普通的学术讨论,却意外地火暴,学子们不仅关注学术内容,更热衷于讨论纸张书籍《论语》的来源。当大秦学府的讨论会结束后,人们纷纷返回故乡,消息迅速传遍天下,许多人充满好奇和渴望,甚至有人写信询问荀子,询问纸张何处可购。然而,荀子并未透露具体信息,只表示产量暂不够,还需等待。
过了数日,法家的学生们意外地发现,他们的老师竟在不经意间拿着一本纸质书籍疗伤,而这本书看起来极为相似于儒家荀子手中的《论语》,内容却记录了法家的学术理论,立刻引起了法家学生的强烈反响。同时,各个学派的夫子们都手握着各自学说的书籍。
不久后,国 现了小规模的纸张交易。
自从在学府中见识过纸张之后,无数人敏锐地察觉到它相对于竹简书籍的巨大优势,长远来看,竹简书籍将被纸张取代。然而,目前纸张的供应量远不足以满足全国所有读书人的需求。
还没开始售卖还好,一旦有了销售渠道,哪怕数量不多,那些重视面子和财力的权贵,以及有特定目标想要结交学派夫子的人,都开始争相购买纸张,从最初的少量需求迅速扩展到每一页都需要。
本国商人立刻嗅到了商机,原本从不同渠道进货的纸张不再出售,他们囤积货物,期待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随着夫子们在公共场合或拜访他人时有意无意展示纸张书籍,学派内的知识分子们受到感染,疯狂追求拥有这样一本书籍。
短短几天,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风气,纸张仿佛象征着面子,它的价值不再仅仅是承载文字,而是蕴含了流行品和奢侈品的附加光环。
在新郑某处书房,沈万悠闲地品茶,对面坐的是赵高。此次纸张的敛财活动,两人将共同负责,以沈万为主导,赵高协助,他们将在国中敛财,榨取秦国近两载积累的财富,以及权贵和大商人的历年储蓄。
确实,单纯贩卖纸张并不能带来暴利,唯有通过财富收割,才能吸走大量财富充实大秦。“沈大人,我们真该佩服国的商人,特别是齐国的商人,他们囤积奇货、推波助澜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赵高之前看不起商人这样的投机行为,但现在他意识到,商人的商业智慧并不逊色于自己。
---
炒作纸张,奇货可居
齐国商人闻名遐迩,长久的和平加上稷下学宫的影响,使国的文化氛围浓厚,相较于其他战国诸侯国,这里几乎是太平盛世。与崇尚武力的大秦截然不同。
因为没有战事且文化气息浓厚,产生了许多中小型商人,他们对商品极其敏感,只要看到利润空间,就会疯狂追逐。例如沈万故意放出的几张洁白纸张,他们立刻大规模收购,市场上的平均价和市价的纸张都被一扫而空,只留下他们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