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日,天空终于放晴,东湾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与生机。鱼塘的挖掘工作也在村民们的热切期盼中如期展开。
每日,社员们从晨光熹微忙至夜幕降临,不辞辛劳地挥动着锄头铁锹。在没有机械辅助的年代,仅凭人力挖出一口约5亩大小的鱼塘,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尽管鱼塘所在地势较低,但要将挖出的泥土运走仍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社员们用撮箕竹筐一筐筐地挑,肩扛手提,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无人言苦。
龙丽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出来劝说大家注意休息,但社员们总是笑着摇头,表示这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因为他们坚信,只要跟着龙知青,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份淳朴与坚韧,正是东湾村最宝贵的财富。
东湾村的鱼塘挖掘工作如火如荼,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而隔壁青庙大队的赵晓东和夏爱国,却是另一番光景。
当两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踉跄着回到知青点。赵晓东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一进门便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懑,怒吼了一声:“啊,我受不了!”
原来,鱼塘之事有了结果后,他俩还满心欢喜地以为能继续管理鱼塘来着,却不料王德柱一盆冷水浇下,冷冷地通知他们明天就不用再来鱼塘了,会有新的工作安排。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两人如坠冰窖,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奈。更让赵晓东和夏爱国难以接受的是,第二天一早,当他们满怀忐忑地来到工地,才得知他们的新工作是——开荒。
那片荒草丛生、石块遍布的土地,需要极大的耐力和毅力才能开垦出来。这样的重活,通常都不会安排给知青,毕竟知青们哪里干过如此艰辛的活计。
两人心中愤愤不平,找到王德柱提出抗议。赵晓东满脸不甘:“大队长,我们是知青,怎么能让我们去开荒呢?”
夏爱国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大队长,还是让我们继续管理鱼塘吧。这次我们有经验了,一定不会发生先前那样的情况了。”
王德柱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还好意思提鱼塘?因为你们的无知,我们村遭受了多大的损失!这次让你们去开荒,就是为了让你们将功赎罪。”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要不是我拦着,村民们早就来找你们麻烦了。去还是不去,你们自己决定…”王德柱也不给两人废话,落下一句狠话就离开了。
赵晓东和夏爱国两人见大队长态度如此坚决,担心真有村民找他们两人的麻烦,无奈只能接受开荒的工作。
对赵晓东和夏爱国而言,比开荒更为痛苦的,是知青点内其他知青对他们的态度。自从鱼塘事件后,他们仿佛成了众矢之的,被众人排挤。
现在连一起开火做饭都成了奢望。每天,当两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知青点,不仅要面对其他知青冷漠的白眼,还得自己动手做饭,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赵晓东心中的压抑与苦闷达到了顶点,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日子。此刻,他只能站在知青点的院子里,大声发泄着自己的情绪,那怒吼声中充满了无奈、愤怒与绝望,仿佛要将所有的委屈都倾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