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间在北京,很注重丧事礼仪。每逢办白事“出殡”,都会敲锣打鼓的热闹一番,引来无数围观群众。寿材够厚,礼仪周到,会被认为是“孝顺”的体现。
寿材被捆上粗粗的麻绳,再穿过杠杆,又被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起运走。这就是所谓的抬杠了。当然这可是个力气活,非年轻力壮者不能行。争执不下者往往憋得脸红脖子粗,仿佛卖了多大力气似的,所以民间用“抬杠”来揶揄这个形象。
而打幡”又称“扬幡”,幡指送葬中为死者招魂的旗帜,打幡即扬起招魂的旗帜。送葬的队伍俗称“打幡”的,也就是打小旗的。这个事儿吧,得逝者最亲近的直系后代才有资格。
为什么揶揄对方时候说:“抬杠比打幡挣得多吧?”
在旧社会,有的人家没有孩子,或者没有儿子,这些人家就经常被人欺负。有时候,这些红白喜事也没有人帮衬。所以只好提前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好,花钱雇“打幡”的和“抬杠”的,很显然,抬杠很费力气,“打幡”就很轻松,所以价钱也不一样,抬杠挣得要多一些。
所以指责对方是在“抬杠”的时候,往往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又不会因此挣钱,干嘛做这种无用功呢?”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用来解释“抬杠”这个词的由来,说是从东北的“抬杠会”演变而来。
农历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往往很热闹,有猜灯谜、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活动。
据说在东北,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每逢元宵佳节,就有身强力壮的人抬起竹杠,上面端坐着一个穿红挂绿的丑角儿。而这个角色呢,就是用来逞口才的。若非反应迅捷、口齿也极为伶俐者,还真不能够胜任。
他被竹杠抬着在人群里穿梭,应付围观的人不断前来“发难”。围观的群众们,往往提出各种古怪刁钻的问题,伴随一些歪理斜解,同小丑插科打诨、胡搅蛮缠。一番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大家也不讲什么科学道理,纯纯就是为了斗嘴搞笑。
后来满人入了关, 这“抬杠会”被引进,也就成了抬杠的另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