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三面,我们看辛五的“领解信受”。
《法华经》讲到,我们修学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个是解脱道的修学,一个是菩提道的修学。这两个道路的修学的操作是不太一样的。解脱道叫做“为实施权”,它是一个方便法门。方便法门的重点在于契机。修行不容易,我们这个三界火宅是一个恶性循环,内火引生外火,外火又刺激内火,它是辗转相续。所以,我们修行第一件事,先找到一个突破口,就是先找到你相应的法门。
比方说,你看我们佛教界很多元化。有些人一初学,他很自然地,亲近的道场就是做慈善事业的,很自然。这么多道场,他跑来跑去,会固定在一个地方待下去,做慈善事业的道场;有些人他跑来跑去,是在一个持戒的道场安定下来;有些人会在修止观的道场安定下来。
然后就开始做比较了:欸,你看我,持戒度是第二度,你布施度是第一度,我比你高;我修止观的又比你高。完全没有意义!因为这个只是你过去的诸法因缘生。
重点不是事修。诸位!佛教不在事修论高下,《金刚经》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根本没有高下,关键是你用什么心态来操作这个法,这个能念的心!你的操作永远只是善恶的业果。你看有些人,他做什么事都是想到为了来生的快乐。你为了来生的快乐,你做什么天大的事情,就是人天果报,因为你完全没有出世的善根,你没有无常、无我的智慧,你没有菩提心的智慧。就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积集资粮,为了你来生的快乐而做的。
所以,《法华经》的意思就是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跟你操作的工具没有关系,跟你的心态有关系。因为你遇到的第一个法门,它的意义只有一个,就表示你过去生跟它有缘,这个法门跟你熟悉。刚开始,的确是契机比契理重要。佛陀说的嘛。
舍利弗尊者他本来就应该先入声闻道,再入菩提道。佛陀就是这样规划的。要不然呢?因为你过去生的大乘善根已经退失了!舍利弗尊者,如果按他说的,他一开始就修大乘佛法,对他反而不好。所以他自己想错了,其实他的根机本来就应该是先学小乘,然后再遇到佛陀,“回小向大”。
就是说,修行不要马上求圆满,先找到一个突破口,就是先找一个契机的法门。你喜欢拜佛就拜佛,你喜欢打坐就打坐,先让自己上路。最后内观,这是根本,会归到一佛乘。这个动作没有做,那你有为的事相就没有高下之分了。
所以,佛陀的意思,解脱道重点在契机,菩提道重点在契理。你是不是能够观到你的真实的相状?因为这一些方便,你不能够说我的方便比你的方便高。方便就是方便,它就是一个过渡,它只是帮助你解脱的一个过渡。你觉得这样子修行对你相应,你就走你的路。这个叫做“方便有多门”。但是记住,下面这句话很重要,“归元无二路”,你要知道归元。你要不知道内观,你就一辈子活在方便,那你这一生的修行档次就不高了,因为你只知权不知实。所以重点在于“权实不二”,是这个概念。
辛五、领解信受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就觉得非常的吃亏,“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结果没想到佛陀说,你什么都没有失掉。我们看经文。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舍利弗尊者一路走来,他从非常感伤,到法华会上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他知道其实他修的四谛法没错,他只要做一个动作,就是内观。只要“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产生信解,就会马上从阿罗汉变成大乘的菩萨。
什么叫大乘菩萨呢?这以下讲出了四个重点:
首先,“真是佛子”。其实阿罗汉,以蕅益大师的标准,他没有资格叫“真”。他是佛的弟子,没有错,但不能讲真,因为他只知权不知实,所以他是佛陀的弟子,但是他不能叫“真是佛子”。你一定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你能够传承佛陀的家业,才可以叫做真是佛子。第一个“真是佛子”,这是总标。
“真是佛子”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从佛口生”。你必须要听闻《法华经》,产生信解。佛法的修学不是说,你今天找一块山,盖一个茅蓬,然后住在里面,别人帮你送饭吃,你双腿一盘、眼睛一闭就可以修学。没那么简单!“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佛法需要有传承的,不是你自己去摸索。你这个摸索叫外道。外道就是在禅定里面胡思乱想,持牛戒、持狗戒,它没有传承。所以学佛第一件事情,“从佛口生”,听闻佛陀的法音,你要跟善知识如理地学习,佛陀的法音代代相传,从佛口生。
第二个,“从法化生”。前面的“从佛口生”是闻慧。这个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它本来是一个法音,是一个音声,文字,但是在心中你不断地去思惟以后,欸,依教起观,依观生道,你的心中产生一个道的力量出来了,有一个道法的力量,“从法化生”。你心中本来是一个音声,但是你不断地从音声去思惟以后,这个音声在你心中转化成一种道法,可能是解脱道的力量,也可能是菩提道的道法。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产生一个由道法生出的新的生命,叫做善根力。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是一个因地,最后果地,“得佛法分”。这个是只有大乘一佛乘才有。蕅益大师说,小乘人没有“得佛法分”。他有“从佛口生”,因为小乘的四谛也是听佛说的,他也不是自己胡思乱想,是佛陀的传承;他也不断地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证得我空的道法,他的确是有道法。但是他没有资格叫“得佛法分”,他只有涅盘寂静。佛陀的万德庄严,月印千江,百界作佛,他没有。
当然大家会问,舍利弗尊者没有听《法华经》之前,他没有“得佛法分”,那就是一个涅盘寂静,怎么听闻一部经典以后就“得佛法分”呢?因为心态改变了。心态改变是最关键的。诸位!他从一种向外攀缘,攀缘三乘法,心外求法,到内观真如,他整个心态改变了。就是他内心已经开显自性的功德,开始启动自性功德力了,所以他就变成“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他已经传承佛陀的家业了。这个就是信解,从信解开始。
庚二、重颂分二:辛一、颂上述长行;辛二、颂领解前文
我们看庚二的重颂。前面是一个长行,后面把这个观念再加以说明。那么颂上述长行,当中分成四科。
辛一、颂上述长行分四:壬一、颂闻法得解;壬二、颂昔失今得;壬三、颂昔疑今解;壬四、颂疑悔断尽
壬一、颂闻法得解
先看第一个,颂闻法得解。看经文。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
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
舍利弗前面讲的话用偈颂来表示说,“我闻是法音”,我听闻佛陀这个微妙的“会三归一、权实不二”的法音,我的心中可以说是“得所未曾有”。我从来就不知道,原来三乘法一开始是这么多的差别,但走到最后竟然能够对接到一佛乘,这法法还可以相通,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得所未曾有”。而且是“心怀大欢喜”,原来我虽然证得阿罗汉果,我什么都没有失掉,我只是第一阶段,我本来就应该先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佛陀的善巧方便。所以“疑网皆已除”,过去的无量的感伤、疑惑、后悔,在听完《法华经》后全部消灭,取而代之的是“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是这么一个情况。
壬二、颂昔失今得
看经文。
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
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
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
“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虽然我过去蒙佛陀教导小乘的四谛法门,我也如实地修学,证得阿罗汉果,但是我如今才知道,只要我能够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会权入实”,其实我并没有失去大乘的功德。就是只要加一个内观,就不失于大乘,所以他就赞叹“佛音甚希有”,佛陀讲的《法华经》真的太希有了。为什么呢?“能除众生恼。”不但是对凡夫,当然对我们凡夫很重要,因为我们要赶快知道原来解脱道跟菩提道可以提前启动的,“内观真如,外顺弥陀”,这两个:解脱道、菩提道是可以同修的,所以对凡夫来说帮助很大。即便是我证得漏尽的阿罗汉,“闻亦除忧恼”,我自己心中的忧悔,也能够从《法华经》里面得到解脱。
蕅益大师对这段经文,他讲一句话说,阿罗汉过去的失,他的损失是怎么回事?蕅益大师说:昔原不失,因迷故失。阿罗汉其实什么都没有失掉,但是他自己认为失了,问题在这里。所以,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你自己的智慧不够。你认为失掉那果然就失掉了,就这样子。昔原不失,过去原来是没有失掉的。
其实,阿罗汉一路走来,这个都是佛陀的布局。你想佛陀要你成就阿罗汉,佛陀肯定是为你好,他一定知道你必须经过这个过程。就像有些人,我们一定要先到净土去,再回入娑婆。当然,你今天离开了娑婆世界,你用过度的操作,你对娑婆世界的生死极度地厌恶:我受够了,再也不回来!那有障碍,是你自己的心态产生障碍。你不能怪说,佛陀,你当初干嘛设计净土法门?是吧?你不能这样讲,法门没有错。所以我们但修其法,但是不能生执。
法执法执,重点在那个执,法可没有错!佛陀让你操作法门,他是给你个方便,结果你弄假成真,你在法上加一个执,结果你自己造成了障碍。你不能说佛陀当初就是偏心。你看我到了净土以后,我证得是小乘的果位,我同梯的到净土以后证得初地。释迦牟尼佛说,这可不能怪我。同样一句佛号,你是怎么操作的?心力不可思议,法只是个工具。
昔本不失,因迷故失。就是说,本来阿罗汉什么也没有失掉,你自己自我设限。你一直认为你是阿罗汉,你有法执,所以法执引生所知障。当然,阿罗汉没有烦恼,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他没有看清。这个所知障就是障碍所知的境界,你看不清楚。就是说,你把方便当真实,结果你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
我过去遇到一个修净土宗的居士,他跟我讲,说他学了大乘佛法以后受益很多。我说怎么回事呢?他说他以前念佛没什么问题,他佛号念得挺好,但是对往生有一点问题,有一点罣碍。因为这个往生必须要佛陀接引,这个地方就有距离的问题。“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十万亿佛土的佛陀来到我眼前来接引我,这是一个距离的问题。第二个,法界的问题。佛是佛法界,我是一个业障凡夫,这一差差了四个法界。
所以我们一个人,没有修理观的人,会觉得:第一个,跟佛有距离;第二个,跟净土也有距离。所以净土宗难信就难信在这里。
你怎么突破?你怎么拉近你跟佛陀的距离?你怎么拉近你跟净土的距离?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内观,把生命归零。你从因缘所生法里面找答案,你就找不到答案。落入因缘所生法,那叫做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那就各各不同。净土是功德庄严,我们是业障凡夫,如果落入因缘果报的话,那就很难往生了。但是如果你想到“如是本末究竟等”,你把这些因缘果报全部会归到一念心性,就是把生命的因缘全部拉到生命的原始点,那就没有距离的问题了。所以,感应道交就在一念之间。
诸位!一个人会不会往生,这个观念很重要!
“感应道交”到底是十万亿佛土,还是在一念之间?如果你认为在十万亿佛土,你就很难往生了。你认为是十万亿佛土外的佛来接你,你就很难往生了,你知道吗?那你如果说往不往生跟距离没有关系,是一念之间,一念相应,那你就很容易往生了。所以这个往生的观念就在这里而已,你相信往生是一念之间还是十万亿佛土,你是在因缘上建立往生,还是在心性上建立往生,这就有差别了。所以修行不在法门论高下,就是你的见地很重要。
所以舍利弗尊者说,我听到《法华经》以后,“闻亦除忧恼”。我过去所有的罣碍忧恼,我只要回光返照,我什么都没有失掉。
壬三、颂昔疑今解
我们看壬三的“颂昔疑今解”,第一个解开疑惑,第二个解开后悔。先看疑惑。
我们看经文。经文里面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
若坐若经行,常思惟是事,
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
这一段是说明舍利弗尊者证得阿罗汉以后,在方等会上,他经历过大乘的功德殊胜以后,他的一个心态。说:“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我们看这个情境就不太一样。你看阿罗汉成就阿罗汉以后,他可能会离开僧团,也可能不离开僧团,多数会离开僧团,因为他大事已办了,他不需要学习了。所以阿罗汉成就涅盘以后,他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等待死亡的到来。他观察这个色身是臭皮囊,一点价值都没有,所以他的人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托钵,回来就打坐,然后就等待死亡到来。死亡到来是他最快乐的时候,“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用三昧真火把身体烧掉。所以,阿罗汉他的涅盘叫做“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
当然,如果今天这是一个菩萨成就涅盘,那就不是在山谷林树下,那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了。就像后面〈信解品〉四大弟子说的,说我成就的涅盘,就像一个人住在空地上的小茅蓬,住一个草庵,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我一个人住,其他人都不能,我这个房子不能跟人家分享。大乘的涅盘是一个高贵的房子,里面很多珍宝。更重要是能够怎么样?出入贸易!这个珍宝还可以带出去给人家用,还可以赚钱,还可以出。出就是利他,入就是自受用。这菩萨的功德里面,他是“如来现起他受用”。
但是阿罗汉的涅盘,我们看到,“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他只能自受用,他就静静地等待涅盘的到来。在哪里等待呢?在人烟稀少的寂静处,在那边或者打坐或者经行,然后就思惟说:“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舍利弗尊者不简单,大乘善根深厚。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只是感到非常的悲伤跟自责:我怎么就当初轻视自己,没有修学大乘的因地和大乘的果报呢?他自己在方等时疑惑自己走错路了,而“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再看第二段。
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
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
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