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十三年(1534 年),这一年京城的事儿可真不少,到处都在传朝廷在编一本叫《大礼集议》的东西。我阿福在这京城的大街小巷讨饭讨了好些年,啥稀奇古怪的事儿没见过,可这《大礼集议》到底是啥玩意儿,我是一点儿都不懂。
先给您讲讲这时候的大明朝吧。嘉靖皇帝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上,这龙椅看着威风,可皇帝的日子也不见得轻松。这朝廷里啊,就像个大戏台,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好戏。大臣们分成好几拨,整天吵吵闹闹,争个不停。老百姓呢,就像台下的观众,看着热闹,可自己的日子却不好过。赋税重得要命,遇上灾年,地里收成不好,好多人都吃不上饭。我这乞丐,就靠着大家的施舍勉强活命,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发愁。
我最早是在茶馆外面听说《大礼集议》这事儿的。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茶馆门口守着,盼着哪位好心的茶客能赏我口吃食。就听到茶馆里一个穿着长衫的先生大声说道:“你们知道吗?朝廷正在编《大礼集议》,把这些年关于大礼议的事儿都整理起来。”
另一个声音接道:“这大礼议都折腾了这么多年,终于要编成书了。也不知道这书里都写些啥。”
我听了,心里直犯嘀咕:“这大礼议我就听说过,好像是皇上和大臣们为了给皇上的亲生父母怎么称呼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可这编成书又是咋回事?和我讨饭有啥关系?”我虽然满心疑惑,但这肚子饿得咕咕叫,也没心思去深究这事儿,只盼着能快点讨到饭。
后来我才从一些人口中了解到,这《大礼集议》可不简单。据《明史纪事本末·大礼议》记载,这大礼议从嘉靖皇帝继位就开始了,持续了好几年。大臣们围绕着嘉靖皇帝该如何尊崇自己的亲生父母,分成了两派,一派坚持遵循传统礼法,另一派则支持皇帝的想法。两边争得面红耳赤,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发生了一些大臣被廷杖的事儿。而现在编的这本《大礼集议》,就是把这些争论、奏疏、诏令等相关的东西都收集起来,整理成书。
我在街头讨饭的时候,看到一些官员模样的人聚在一起,手里拿着一些文书,表情严肃地讨论着。我凑过去听了听,一个官员说:“这《大礼集议》的编纂,可是皇上的旨意,一定要慎重对待。”
另一个官员点点头说:“是啊,这关系到朝廷的礼仪制度,马虎不得。”
我听着他们的话,心里想着:“这《大礼集议》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重要,可对我来说,还不如一个馒头实在。”
这编《大礼集议》的事儿,虽然和我讨饭没有直接关系,但好像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心情和行为。我发现,那些参与编纂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走路都带风,脸上的表情也很严肃。以前我去衙门附近讨饭,那些衙役们还会和我开开玩笑,现在一个个都板着脸,对我也没了耐心。
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去衙门门口讨饭,一个衙役看到我,不耐烦地说:“阿福,你没看到我们正忙着吗?这《大礼集议》的事儿可重要了,别在这儿捣乱,快走开!”
我无奈地离开,心里想着:“这编书的事儿有这么重要吗?连我讨饭都受影响了。”
不仅是衙门里的人,就连那些读书人也对这《大礼集议》很关注。我在私塾门口讨饭的时候,听到里面的学生们在讨论。
一个学生说:“先生说,这《大礼集议》编成后,我们就能更清楚地了解朝廷的礼仪制度了。”
另一个学生接道:“是啊,说不定以后考试还会涉及到里面的内容呢。”
我听着他们的话,心里想着:“这些学生可真用功,还想着考试。我只希望能吃饱饭,才不管什么礼仪制度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编《大礼集议》的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着。我在讨饭的过程中,时不时就能听到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消息。有时候听到说编得很顺利,有时候又听到说遇到了一些困难,大臣们对某些内容又有了新的争论。
有一天,我在街头看到一个卖书的摊子,摊子上摆着一些关于朝廷礼仪的书。我好奇地走过去,问摊主:“大爷,您这儿有《大礼集议》吗?”
摊主看了我一眼,笑着说:“阿福啊,这《大礼集议》还没编好呢。等编好了,肯定会有很多人买的。这可是朝廷的重要文献。”
我听了,心里想着:“这书编好后,会不会有很多人看呢?反正我是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