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要塑像,也要为这两位先生塑像!”
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这两位的贡献,刘臻不敢据为己有。
县民们见刘臻如此严肃。
便知道这两位杂交之父在刘臻心中的分量。
于是众人争相改口。
一人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为这两位大圣塑像!”
又一人感叹:“此等技术,简直是夺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依我看,我等当拜这两位大圣为大汉农神!”
“对!大汉农神!”
“大汉农神!”
众人高呼着“农神”之号,情绪高涨!
刘臻默默看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农神”之号,在他看来,一点都不为过。
袁,李两位大佬于农业领域上的成果,在这些汉末的农民眼中,可不就是神迹么?
只是刘臻并未将两位大佬的名字告知县民。
实在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试想几千年之后,两位大佬上学习历史。
看着课本上两尊刻着他们名字的考古发现,难免会心生迷惑。
……
秋收过后,便是农闲。
然而新县的百姓们并没有真正的闲下来。
他们见识到了“科技”的力量,有一个算一个。
全都不甘落后,投入到了学习热潮当中。
许多大老爷们为了来年能亲自用上蒸汽动力的机械犁、收割机。
没事儿就往工坊跑,抓着蒲胜和公输望问东问西。
新县的女子,也与别处的不同。
刘臻从扬州回来,便极力鼓动各家女子走出家门。
及笄的女孩们,有的跟华晴一起学习认识药材,处理药材,也有的跟刘夫人一道,养起了桑蚕。
刘臻上次出去带回来的多是夏蚕,秋收过后,刚好吐丝结茧。
这些女子们便又开始钻研《蜀锦制造工艺》,抽丝、纺线、染色、织造……
不光学习工艺,还一并学了如何使用刘臻给他们造出来的抽丝机、纺线机。
七月末的一天。
几个女子从刘夫人那里出来。
她们手里拿着一块才做好的丝锦,叽叽喳喳地聊着天。
“快走,咱们把这块成品,拿给恩公看看!”
“哎别,只是这样拿过去难免失了惊喜,依我看咱们不如把它做成衣服,直接穿在身上去见恩公!”
“对对对,做成衣服更好些!”
“那……做给谁穿呢?”
“高娥身段好,给她穿!”
“我……我不行,还是给柳宁穿吧,她也不差……”
“怎么惦记起我来了?我,我不……”
“要我说,咱们不妨给华晴做一身衣裳,叫她穿着去见恩公吧?”
“好好好,说不准恩公见了,一高兴就到华佗先生那里提亲去了!咯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