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等人家缓过节奏来,真要来上眼药。
那还真要够他喝上一壶了。
不过现在,有了首长在文代会上的公开肯定支持。
往后谁要再想随随便便就找借口,拿了他的作品思想问题说事儿,那可就必须得先称量称量,究竟搬不搬得倒他这个文艺战线超级新兵典型了。
转眼到了文代会的最后一天。
大会选举表决出了全新的中作协组织框架领导班子。
当然了,刘文斌这个文艺战线超级新兵,就没领导圈的入选资格了。
他毕竟太过年轻。
而且在文艺界出道时间,满打满算到现在也才只两个半月。
搁在了以往,那可不就属于百分百的纯纯新人小透明。
别说什么入选班子成员序列。
就是文代会代表资格,压根也无啊。
可现实就是如此充满奇诡变幻。
数千的与会代表者当中,他属于资历最浅的新晋后辈。
偏偏论及名声,却足以碾压现场与会者中百分之九十开外,而且便是单论创作出来的作品,两首红歌,两篇已经发表的新风向短篇小说佳作,那更加能秒掉全部与会之人了。
至少没人有他这般实力,可以短暂两个半月时间里,便能拿出如此之多,且高质量作品。
再要算上那一首,从未公开发表,但却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的现代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妈诶!
好些人想及这些。
内心只能一边疯狂自我安慰,来句‘人比人会气死人’,然后努力学会说服自己,不要跟妖孽变态比拼创作能力。
文代会结束当天,京城本地三家期刊杂志《人民文学》、《燕京文艺》、《十月》,恰好皆有一篇刘文斌的新作发表。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一现象。
好家伙,亲眼见证如此一幕之后。
整个作家圈都要炸裂了。
“服了服了,平生第一次见到,有人写稿子搞创作,能够如此高产赛母猪……”
“最最关键是,人家写的这三篇新作,质量水准依旧上佳……”
“可不怎么着,《双旗镇刀客》、《出入平安》、《红高梁》,这些完全可都是,抛开了知青文学题材范畴的全新故事,两篇讲解放前的故事,一篇讲大前年的故事,而且三个不同故事还都有着现实中的事件原型,绝非凭空瞎编乱造,这才是最为令人吃惊的地方……”
“这充分说明,文斌同志的日常阅读积累非常厚实,人家的成功,绝对不只是咱们艳羡的两个半月疯狂创作所得,这叫足够阅读积累之后的厚积薄发……”
“啧啧,我现在终于明白,文斌同志为什么要坚持在燕大后勤当校工了,听说文斌同志手里,有张燕大图书馆的特级阅读权限借书证……”
现实就是如此,当你名声足够强大时,身边全是奉迎的好人。
像是这一次,便没人再害眼红病落井下石,讲些阴阳怪气话语。
比如说怀疑刘文斌,凭什么能短时间里创作如此多作品,怀疑他私下有雇佣枪手买稿什么的……
反而,大家都在狠狠吹捧他年轻有实力。
便是坚持留在燕大当校工烧锅炉,也都被解读成,他是想要燕大图书馆的庞大图书资源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