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材中的英语课文,还是比较纯粹的。即便是关于导师卡尔马克斯的第一课,也没有把着重点放在意识形态上,而是描述了马克思这个人。
通过叙事而写人。
因为读完这篇文章或课文,马克思的风神形象已经在你的脑海里栩栩如生。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刻苦辛劳,伟大成就,神圣使命,以及得到的敬仰和爱戴,就在一篇短短的文章里生动呈现。
作者显然是描写人物的顶流,笔触灵动而语言精炼,叙事结构与细节张力,显得驾轻就熟且游刃有余。
既然是写人,就会有情绪(情感)作为支撑,否则就不会生动和鲜明。这篇文章即是以平静客观的语气,蕴含了丰沛饱满的情绪(情感),即崇敬与钦慕。
“在哪儿呢?在哪儿呢?”陈广辉张百惠先后问到,刘秀华瞄了骆平阳一眼,随即又低下头,显然她也想问这个问题,可是又不敢,而且更怕骆平阳提问她。
骆平阳问:“那好。你们读这篇课文的时候,第一次情绪起伏是在哪个位置?”
At the end of six months he had learned enough to read articles as in Russian.
“六个月结束时,他已经学会了阅读俄语文章和报告。”陈广辉指到了这一句。张百惠没有意见,刘秀华没有表示。
骆平阳说:“这里看着是客观描述,但作者没有表述为:学习了六个月后,马克思开始阅读俄语文章和报告。这两种描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不是事情本身有什么不同,而是强调了学习进度的完成程度。加上前缀的时间表述,实际上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惊讶而赞叹的是速度之快,能力之强,程度之深,和运用之重要性。这其中是不是在说,作者本人对于马克思的敬仰和钦慕之情?”
“读到这里,再回头看看,马克思学习了多少种外语,而且都是学以致用,用而致学?我们又会对马克思这个学习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是不是逐渐趋同于作者的感受和心情?简单来说,太厉害了!”
“那么,我们再以这样的心情带着去阅读这篇文章,一方面重新体会语言的精妙,另一方面,读出属于个人的语感。不必完全相同,只要有感觉就好。而阅读之后,重新理解一遍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逐渐养成习惯。到阅读这个类型的文章时,就会发现自己掌握的更多更丰富了。尤其是高考面对短文的阅读理解时,我们就算是连猜带蒙,也比别人的正确率高出很多。”
而《六个盲人和大象的故事》则是一篇单纯的叙事文章,但它又是描述了一种典型的现象。
骆平阳刚刚说了这句引言,就愣住了。
因为,陈广辉张百惠和刘秀华一起点头。
坏了,骆平阳马上说:“你们不是指人们只相信自己了解的事物的片面而非局部吧?”
三个人异口同声,是啊是啊,没有经过全面了解就对一件事物盲目下结论,而不知道自身的认知困境。
骆平阳诧异地问:“你们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陈广辉答:“不是你编写的资料里面的话吗?”
骆平阳恍然大悟,又无可奈何:“那我今天晚上为什么没有拿出来那份资料?”
刘秀华摇头表示不知道。
张百惠道:“你的底稿留在学校没带回来。”
陈广辉问:“你又有新的资料要发吗?”
骆平阳只好先喝口水,才道:“不用猜了。现在咱们要做的是拓展阅读与思考。”
“你们注意到了吗?”骆平阳说:“课文的前面说到了六个盲人一直都在路边乞讨为生。而后面再次说六个盲人仍然呆在路边。这是为什么呢?或者说,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作者是要干什么?”
三个人都没说话。
骆平阳道:“盲人加乞丐,这是代表了作者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即行为能力的局限性,和生存状态的固有化。但实质上却是通过嘲讽的方式,作者告诉读者并且为读者设定的关于那个特定群体的认知陷阱。因而,穷人即低下,包括认知和行为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话语权的属性,天然地存在和掌握于社会上层的合理性及合法化。”
“相信这篇文章,浅层的本意是提供一种笑料,但却意外地使它具有了寓言的特质,和对特定社会制度的反讽。因为,别有用心的人群,为这个讽刺故事准备了不止一种版本。我们读到的这篇文章指向了低种姓的印度人,还有一个版本说的盲人却是贫穷愚昧的中国人,当然,还有针对东欧农奴的版本,并且加进了高高在上的国王所代表的权威的角色。”
“所以,考试时我们需要只管贴近课文原义回答问题,但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时却不能人云亦云。那样我们只能做肤浅的第一层,即跟从作者去嘲笑,甚至居高临下地指斥我们认为的认知缺陷,似乎我们才是掌握了真理的人,并且获得了轻度的愉悦感。而实际上我们已经落入了为我们准备的认知陷阱。”
“而明悟自己不能落入隐性的认知陷阱,才是我们阅读理解的第二层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