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未表态支持古锦岩的分析,却最终拍板通过了多方妥协的方案。
众人应声后起身,带着各自的心思离开会堂。古锦岩望着赵凌风离去的背影,知道他的最终妥协不是对她的支持,而是对情势的认同。
只要方案合理,即便多次争论,赫沙城的最终胜利便多了一分希望。
赫沙城内的战事日益紧张,前线的每一场交锋都让军中的气氛更加凝重。
在这样的环境下,士兵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流逝。
就在一日清晨,军营中传来一则噩耗:一名年轻士兵在前哨阵地被敌军射杀。
而他所在的小队在关键时刻被命令不得增援,导致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遇难。
此事在军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应,不少士兵们低声议论、愤愤不平。
甚至有人私下里谴责这是因为负责该队的张将军一意孤行,为了避免风险而下达了死守的命令。
士兵们怀疑,这名年轻士兵的死是因为贺副将想保全自己所在的主力部队,故意不援,致使他被敌军围杀。
消息很快传到古锦岩耳中。
她得知噩耗时心中顿时一沉,年轻士兵的牺牲不仅仅是个体的悲剧,更有可能对军心造成巨大的打击。
作为赫沙城的后勤主官,古锦岩一向关心士兵的士气和安危,而这一事件显然已引发了广泛的不满,甚至可能成为削弱士气的导火索。
为了弄清真相,她找到几位前线士兵,尝试和他们沟通,了解具体情况。
士兵们原本忌惮军中等级,不敢多言,但在古锦岩耐心的询问下,逐渐放下了戒心。
一名士兵终于低声说道:“那天,我们在前哨阵地发现了敌军的动向,向贺副将的营地发出增援请求。
但贺副将的回复是‘坚守阵地,勿擅自行动’。
就这样,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同袍陷入重围,最终被敌军射杀。”
另一名士兵则愤愤地补充道:“明明我们可以支援,只需出动几个人就能解围。
可贺副将为了保住主力不冒险,宁可牺牲我们的兄弟!这算什么?难道我们的命就不值钱了吗?”
士兵们愤懑的声音、失望的表情深深刺痛了古锦岩的心,士兵们已开始质疑上级将领的决策。
这种不信任的情绪一旦蔓延,将对赫沙城的防御构成致命威胁。
当天晚上,古锦岩带着沉重的心情找到了林子轩,两人相约在军营一隅的帐篷旁,默默地看着夜空。
林子轩察觉到她的神色,便主动问道:“你已经知道前哨士兵的事了吧?”
古锦岩点了点头,眼中带着深深的悲痛:“我去了解过了,那名士兵确实是因缺乏支援而牺牲的。
士兵们对贺副将的指令非常不满,他们觉得自己只是被牺牲的棋子。”
林子轩沉默片刻,眼中流露出愤怒与无奈:“我早就察觉到贺副将的心思,他从未真正在意士兵的生死。
他所在乎的只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功名。
为此,他甚至不惜牺牲士兵的性命,这种将领简直是军队的毒瘤。”
古锦岩叹了口气,声音低沉:“但这样的事情却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
士兵的死不是个别事件,这会让军心动摇,长此以往,我们还能如何守住赫沙城?”
林子轩握紧拳头,语气中透着一丝寒意:“这就是军中的权谋斗争,利益和保全成了他们最在意的东西。
至于士兵的生死,成了可有可无的牺牲品。
若在战前尚且如此,一旦危急,恐怕更严重。”
古锦岩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望向远方。
军心不稳将是赫沙城最大的隐患。敌军虽强,但若城内士兵失去信心,防线再坚固也难以抵挡敌人的进攻。
接下来的几天,军中士兵们之间的怨言逐渐增多,低声的议论四处蔓延。
一些士兵私下里互相埋怨,认为自己身为士兵,前方杀敌是天职,但在命令不清、支援不力的情况下,他们成了被随意舍弃的对象。
“那天我们请求支援,结果上头一声令下,让我们死守到底,连一人支援都没有。”
一名士兵愤愤不平地说道,“谁知道下一次被放弃的是不是我们?既然命都不值钱,我们还为谁去拼命?”
“对啊,我们的兄弟都死在他们的冷血命令下,谁又为我们出头?”另一名士兵接话道,眼中闪烁着愤怒和悲伤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