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掷地有声,大臣们面面相觑,却也不敢轻易反驳。
毕竟,大夏自古以来,财权便与国权息息相关。
一旦银行这种国之重器落入商贾或勋贵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所言极是!”户部尚书钱尚书终于站出来附和,“若银行不归国家控制,国库势必沦为商贾之囊,甚至可能被勋贵私用。我大夏的根基怎能因此动摇?”
刘鹭点点头,转向高正:“高正,拟旨。皇家银行由内廷直属司礼监管理,初设于两京,专为朝廷铸造银元,管理赋税、国库,以及对地方的资金拨发。”
高正当即领命,心中却暗自感慨。
这银行的设立,等于直接将朝廷的经济命脉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朝中任何势力都无法染指。
“诸位,”刘鹭目光微冷,“朕知你们心中或有疑虑。但朕可以告诉你们,西洋诸国之所以能强大,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火器和战舰,更因为他们有银行,有债券,有资本循环。若我们不尽快建立自己的金融体系,迟早会被西洋的资本彻底掏空。”
说到这里,他忽然露出一抹淡笑:“银行不仅是财权的中枢,也是维系国家信用的根本。朕还要在皇家银行设立‘国债’。”
“国债?”有人低声重复,脸上满是疑惑。
刘鹭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小黄门呈上御案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样本。
那是一张极其精美的卷轴,上面用端正的小楷书写着:
“大夏皇帝敕令,皇家银行受命于天,发行大夏国债,面值五百两银,年期三年,持此债者享朝廷保证,无忧兑付。”
右下角赫然盖着玉玺大印,正是“受命于天”。
“这便是国债。”刘鹭将卷轴展示给群臣,“从今日起,凡有余财者,皆可向皇家银行认购国债。朕以皇权担保,此债三年后定以银元足额兑付。”
群臣震惊不已,许多人第一反应便是:“如此国债,岂非皇上借钱?”
刘鹭冷笑:“不错,这便是借钱!但朕问你们,若朕亲笔签名,玉玺为凭,又有谁会怀疑朕的信用?”
户部尚书低头思索片刻,随即抬头说道:“陛下,国债虽由皇家银行发行,但这些银两毕竟需经过户部出纳流通。臣以为,是否应收取一些管理费用,以补充运作所需?”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几位大臣便点头附和,似乎觉得这提议合理。
刘鹭却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这些附和的官员。
“收管理费?尔等的脑袋到底装了什么?”刘鹭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无法忽视的威严,“这国债的发行,本就是朕替国家筹资之举。朕不收利息已是天恩,你们竟还想从中刮层油?”
户部尚书脸色一变,连忙跪下:“臣万万不敢,臣只是……”
刘鹭挥手打断,声音更加冷冽:“朕问你,国债为何要由皇家银行保管,而非让百姓自存?”
户部尚书迟疑片刻,小心答道:“银两集中保管,便于调度,且皇家信誉远胜私人,百姓自会放心。”
刘鹭点头:“不错!皇家银行便是国家的信用象征,百姓将银两交予皇家银行,不仅是对国家的信任,更是对朕的信任。而你,竟还想收管理费?真是岂有此理!”
他目光如炬,继续说道:“这天下的百姓,手中有银却无处安放,不是埋在地窖,便是藏于床下。这些白银堆积如山,却毫无用处,只是躺着生锈罢了!”
群臣默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刘鹭这番话深有同感。
“而皇家银行设立国债,便是要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去处。百姓既可免去白银被盗的忧虑,又能为国家出力,这等两全其美之事,尔等竟还想从中谋利?”
刘鹭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群臣:“朕告诉你们,这两年的国债,利息全免!不但免利息,还要保证存放的白银绝对安全!数额大的,由地方军队亲自护送至皇家银行。这不仅是朝廷的承诺,更是朕对天下百姓的承诺!”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静默。
刘鹭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古往今来,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可财富若不能流通,便是一堆死物。你们可知,朕为何对西洋如此警惕?”
礼部尚书小声问道:“陛下,是因他们的船坚炮利?”
“不错!”刘鹭点头,“但那只是表象!西洋的真正强大,在于他们已经用白银建立了一个贯穿全球的信用体系。他们的银行以银为本,以信用为基,调动财富如臂使指。无论是舰船远航,还是军队远征,皆依赖于此。”
他扫视众人,语气变得低沉:“而我大夏呢?千年来,铜钱始终匮乏,白银流通却无序。国库虽满,地方却常常无钱发粮。若再不改革,我们的财富终将被西洋吸干,而百姓只会沦为无穷无尽的税赋之奴!”
户部尚书再度叩首,声音颤抖:“陛下圣明,臣等不敢再有异议。”
刘鹭冷哼一声:“你们要记住,银行并非商铺,国家的金融体系更不是赚钱的工具!朕不收管理费,是因为朕要让百姓放心,让他们看到国家的信用胜过一切。这两年免息,正是为了吸引那些地主、商贾把藏在地窖里的银子拿出来,为国家所用!”
他微微一顿,目光炯炯:“更重要的是,这些银元流通之后,不仅能壮大国库,还能促进地方经济,推动商贸流通。地方百姓会因此富足,朝廷会因此强大。而这一切,皆以皇家银行为中枢!”
群臣纷纷跪拜,高呼万岁。
刘鹭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意。
他望向殿外的远山,心中暗想:“皇家银行不仅是为了白银流通,更是为了凝聚整个大夏的民族意识。西洋的入侵让大夏终于醒悟,只有国家强大,百姓才能安居。而朕,便要以此为基,撑起大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