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进驻北门关,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算得上波澜不惊。可朝堂之上的大臣听说此时,顿时就炸开了锅。一时间庙堂之上唾沫横飞,奏本频频,简直要把恭王隔空给淹没。
恭王远在北门关,虽没亲眼见到这个场面,但向来政治嗅觉敏锐的他怎么会不清楚,自己踏进北门关,就相当于是往污水中纵身一跳。而且每多在此待上一天,嫌疑就增大一分,更加难证明自己的清白。
离开北门关,是当务之急。不过离开之前,还是要把事情给解决了才行。
还好这时关外骚扰的乌斯人很是知趣,在赵元成的打击下纷纷逃离,边关危急已然解除;朝廷也反应神速,接到恭王的上奏陈情,就新派了一个武将来驻守北门关,现在正在路上。
此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叛将李竹等人的处理问题了。
李竹所担任的北门关总兵,是大楚北面六镇之一,承担着极其重要的防御职责。而北门关与其他几个地方的不同就在于,此地的防御本来是两个坚城构成,由于恭王就藩继天府的闹剧,变为了一关拒敌的局面。北门关守将在抵御外侮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监视和钳制恭王。两者的关系不可谓不敏感。
这次事件发生得急切突然,恭王应急处理十分果断且正确,但事先并未知会朝廷一声,后期行动成功之后再上奏本,怎能让人相信?这无疑是捅了一个马蜂窝,刺痛了朝廷大臣最敏感的神经。恭王现今已是流言缠身,更不能自行处置这位朝廷派来的守边大将。
恭王为了避嫌隐忍多年,岂能因为这一件事惹得一身污浊,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李竹带回京城,当面讲个明白,堵住污蔑者的嘴。于是决定亲自领一小队人马,将李竹等人押解回京,交给朝廷处理。而他自己现身京城,也能破了图谋不轨的流传。
恭王决定了动身,便派人通知了季霖儿。此去京城,既是为了处理自己的事情,也要顺便帮季霖儿一个小忙,替季淮求个情,最起码要把他的家眷给保下来。
季霖儿得知此事,自然欢喜,当即就去和尤明分享了喜悦之情。尤明觉得事情就该如此发展才好,便耐心地等着一起动身的那一天。
新派的守将不知在路上怎么耽搁了,迟迟未到,恭王已经不能再等,先行领着自己带来的大部分王府护卫兵返回继天府,命赵元成领两百人王府兵在北门关继续坐镇,要待新派守将到了之后,做好交接,同时也要代表王爷对他表示欢迎。
偏巧尤明是被恭王托付给了赵元成安排,理所当然的成了随赵元成留下的两百号人之一,而他自己却尚不知情。
恭王率军动身之时,尤明没得到半点消息,还在和王大同聊着天。当他意识到季霖儿已经离开的时候,她已快到王府了……
季霖儿并不是故意忘了他,当她得到立即动身的通知时,专门问了一句:“尤明呢,有谁通知他吗?”
得到的回答十分简略:“已经安排好了。”
季霖儿并没仔细思考这句话,当即就认为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便没必要主动找他。随队伍走了一段,一直没见着他,又一次问起,这才知道尤明是被安排到赵元成手下做事,并没有一起行动。
不一日大军开回继天府,士兵们押着李竹等人回到了城西北的营房之中,季霖儿则随恭王到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