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慎摸了摸下巴,替刘基分析。
“但愿能按照你的想法进行吧。”
刘基也不好再说什么。
未来是年轻人的未来,属于他刘基的时代,在大明建国之后就慢慢开始远去。
而刘基看好的宋慎,日后或许真能成为朝廷上下的一支标杆。
一切敲定以后,事情便开始正常施行。
鉴于荐举之风兴盛于开国之初,所以刘基和宋濂他们一定要办好这次科举。
因为自昊元年到洪武元年这段时间,朱元璋自己就明显察觉到寻常的荐举已经无法收纳更多人才,而且收纳的人才更多都是知天命的老师,甚至还有耋耄的老童。
“咱要新的血液!年轻的人!那些年轻的士人呢!”
自此鞑子覆灭后,整个朝廷官员缺额很多,尤其是地方配置,乡县以下也是缺额问题严峻。
但是朱元璋总不能派遣那些老头子去地方上岗吧。
万一走在上任路上突然身体一个不舒服,在路上噶屁也不是不可能。
朝廷将八股取士的消息传出应天府,向各地扩散。
而百姓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到八股文。
按照三年大考原则,以诸生在直省考试,叫做乡试。
考试合格的学子便是举人。
第二年,再以举人身份在京城考试,叫做会试。
考试合格的,天子在朝廷亲自策问,叫做廷试,亦叫殿试。
分一、三甲作为名次的顺序。
一甲只有三个人,叫做状元、榜眼、探花,赐予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予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赐予同进士出身。
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是皇帝规定的。
宋濂为会试充任考试官。
而刘基则为殿试充任读卷官。
宋慎作为考试辅官,朱元璋安排他协助刘基制定八股题目。
此事引起全天下读书人热议,他们喜忧参半。
喜的是新建立的国家恢复了科举,他们这些读书人又有了出路。
忧的是他们并未系统接触过八股文,对于八股文如何答题,仍然是熊瞎子掰棒子。
随后一批读书人疯狂寻求八股文文章,以宋濂,宋慎,刘基,叶堔等人的八股文范文,抢的最为火爆。
宋慎也没想到,自己的文章逢遭大卖特卖的场面。
至于江西三大学院抵制八股文一事,反而没有那么多人再去跟随,毕竟还是有不少人在意功名的,而不是跟着几个山长空喊口号。
朱元璋继而昭告天下:“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朕虽为一国之主,然,天下饱受战火侵袭,百姓受苦,朕不敢肆侈,又渴求贤才久矣。
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
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如今我大明新得一统,取缔鞑子成为中原之主。周边曾经受鞑子控制的藩属国,现在也基本实现解放,它们有的国王已经收到我大明收复中原的消息,藩属国不少士子也愿意来我国学习。”
朱元璋还允许高丽、安南、占城等国的士子在本国乡试后,贡赴京师。